多读书作文(我们应该多读书作文)

zuowen 0

#知识创作人第七季#

多读书作文(我们应该多读书作文)-第1张图片-微作文

【冬观文史:喧宾夺主—篡位者的心理与图腾】

纵观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不胜枚举。

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刘聪杀太子刘和自立,改元光兴,是为汉烈宗,史称昭武皇帝。南北朝时期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刘骏谋害兄长刘劭。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杨广诛杀生父隋文帝。唐太宗李世民以玄武门之变先发制人剪除兄长太子李建成。梁太祖朱全忠被其次子朱友珪所害,不久之后朱全忠四子朱友贞再次发动兵变逼迫朱友珪自缢。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驾崩,野史流传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对饮迷醉后被后者谋害,“烛影斧声”的故事由此得来。

千百年来,祸起萧墙、父子反目的戏码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二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就像一条骨肉相残、同根向煎的血色长河,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谋朝篡位者历来被正史唾弃,即便治下国泰民安,却始终难以在法统上自圆其说。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史观,一方面崇拜“胜者为王”的逻辑,一方面又拒绝接受武力手段革故鼎新、新陈代谢的事实,于是正史史观试图在两者之间左右逢源最终左右为难。造成中国史学、史观、史理的自我矛盾和深层困境。

在众多篡位者中,明成祖朱棣的口碑颇为微妙。尽管他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但因其文治武功有力的恢复了元朝中衰落的汉制文化,后世对其的评价较为正面,而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却从另一面叙述着改朝换代和权力角逐的残忍。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二十三年率军打败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

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 。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举措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回顾历史,明朝开创者朱元璋驾崩之后,大明以一种罕见的方式踏入封建王朝常见的瓶颈期。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到北平的燕王朱棣悍然以“靖难”为口号起兵造反。从战术上讲,靖难之役燕王一方明显更占上风,然而在战略上,燕军打了三年多,仅仅控制了北平及周边的保定、永平等地,以三郡兵马对抗天下围攻三年粮草、兵马逐步消耗,然而就在天下人都以为朱棣大势已去的时候,战争迎来了出乎意料的结局。

通过数年苦战,加上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的投机,最终让朱棣夺得了侄子的皇位,并自称大明开国以来第二任皇帝。篡位的实施。一方面给朱棣造成巨大压力,他不停的篡改历史,残暴镇压建文帝旧臣;但与此同时,篡位又给朱棣带来巨大的动力:为了证明自己比建文帝更适合皇位,朱棣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使得明朝顺利度过开国的瓶颈期,为随之而来的仁宣盛世绘制了一幅宏伟图景。

从永乐七年到永乐二十二年,短短15年内,明成祖共六次北伐,其中五次为御驾亲征。明成祖在生命最后的15年一意孤行的不断挑战漠北草原劲敌,绝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宣示威德。明成祖一声的确好大喜功,但在两个问题上,明成祖的认知十分清醒:其一,他清楚的知道建文帝问题是对他皇位合法性的最大挑战。其二,他清楚知道漠北瓦剌问题是真正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最大隐患。对前者,他不惜血雨腥风、杀人如麻;对后者,他不惜劳师动众、御驾亲征。遗憾的是,尽管永乐亲征让明朝边疆获得了暂时安宁,但终其一生也没能解决漠北问题。25年之后的土木堡之变终于让永乐的担心变为现实,大明国势由盛转衰。在更为宏大的时空尺度上审视,无论永乐如何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无论明朝对于古典中国文化如何复兴传承,14—15世纪明帝国正逐渐远离当时的世界中心。彼时,在世界另一端,欧洲即将告别中世纪蒙昧黑暗,迎来文艺复兴、科技和工业革命的黎明。将近300年之后,1840年的鸦片战争将彻底打破古老帝国的幻觉,破旧立新之后,它也将开启全新时代!剥去历史的风尘和现实的吗迷雾,个人的努力、国家的转折、得失的决断、行为的善恶将置于新的舞台上检视,以待后世评说。



推荐指数:[心][心][心][心][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