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高班”的全称是“内地新疆高中班”。
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的培养步伐,让新疆孩子接受内地的优质教育、了解内地,加强新疆与内地的沟通,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
今年,我们迎来了内地新疆高中班成功办班20周年。
这20年,是让无数新疆学子拥抱梦想的20年;
这20年,是充满无数温情故事的20年;
这20年,是爱与感恩深深交融、谱写教育传奇的20年。

从2000年到2020年,恍如隔世的20个春夏秋冬,意味着太多太多的东西。
内高班学生十五岁左右到内地求学,在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办班20年后的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了航天员、人民教师、工程师……一部分决定留学或在祖国各地工作。还有大批学子学成归来回到新疆,成为建设家乡、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祖国和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是祖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懂得感恩、有才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内高班20周年,我想和你们聊聊关于内高班的那些事。
内高班往事
“我的宝贝女儿考上内高了!”
“我的乖儿子考上内高了!”
有关内高的初印象,是父母脸上藏不住的喜悦和嘴边停不下来的褒奖。
你因为考上内高感到骄傲,而你是父母的骄傲。
你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就要离开父母这么久。
父亲舍不得你离开,母亲为了你哭红了双眼。于是,你的行李箱里塞满了各种好吃的。
你抱怨地拉着沉甸甸的行李箱,里面藏着父母浓浓的爱。
刚上内高,伴随着兴奋而来的还有不适应。周围的环境、同学间的相处、老师快节奏的上课模式、学校食堂的饭菜,都让你觉得格格不入。

凡事,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过是快慢而已。
当你开始接纳新的学习环境、老师以及同学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里。
爱上了这里生活用具齐全、清新且温馨的宿舍环境,与室友住在一起就像住在家里一样;
爱上了这里的食堂,三餐营养均衡,不缺油水;
爱上了学校开设的很多课程,比如人生中的第一次游泳课。
你怀念周末的日子,因为周末不用穿校服,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或帅气逼人,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场心心念念的电影。
你想念在这里结交的好朋友,虽然偶尔会闹别扭,互相生气,但更多的是互相陪伴和倾诉。
你想念在这里庆祝的每一个生日,在这里度过的每一个跨年夜……
在这里,珍惜每一次玩手机的机会。定期给家里打电话时,通话的时间都不会太长,怕不争气的眼泪流出来。
虽然会想家,但更多的时候会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

因为你很清楚,你已不是异乡人。这里,早已成了你的第二个故乡。
内高班奋斗史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内高班的生活,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肯定是“苦”。不“苦”的内高班,算不上是真正的内高班。
长期被管理,一切服从安排,是内高班寄宿生活的真实写照。
甚至有人曾经问他们的校长:“我们跟监狱的人有什么区别?”
校长开玩笑地说:“你们可以外出,还可以领手机。”
一开始这位同学感到不解,后来终于想通:
“其实纪律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觉得在我们能够奋斗、闯天下的年龄,内高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之一。”
内高生的寒假很短,为了缩小与本地生学习上的差距,往往会加班加点地学习。

两天假期放一天、三天假期放两天、七天假期放三天、寒假放七天……压缩假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
四年的时间基本都在重复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学楼—食堂—宿舍)。
即便这样,教室里,校园中和操场上,永远不缺早起晨读和晚上坚持自习的同学。

奋斗是内高的主旋律。但你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所有人都在为自己心里的目标而努力。
从踏上内高之路的那一刻起,你应该明白:踏上这条路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幸运只会眷顾努力的人。
上内高班的过程很苦,但当你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你一定会感谢那时努力学习的自己。因为,这个结果很甜。
感恩是最大的感受
除了苦,我听到更多的还是感恩。
这种感恩,是发自心底的、强烈的、真诚的、不惨杂任何煽情成分的。
感恩党和祖国,内高班政策打通了“沙漠”教育到“海洋”教育的界限,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培养新疆学生,同时还为新疆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人才。

感恩内地的老师,对新疆孩子视如己出,穿越崇山峻岭踏上家访路;
感恩内地的同学,对远道而来的同学关爱有加;
感恩处处为新疆孩子着想的新疆部老师;
感恩所有的宿管阿姨,感恩食堂的叔叔阿姨。

为了缓解新疆孩子的压力,让学生们散散心,学校会定期组织旅游。

学校会记得新疆人特殊的节日,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都会组织各种娱乐活动,陪内高班的学生一起过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师比学生更辛苦,因为当你们在奋笔疾书的时候,他们也舍弃了假期为你们加班授课。

内高班往事,是夹杂着太多情感的散文诗。
内高班奋斗史,是燃烧青春换来的可喜之果

在内高班成立20周年之际,我希望你还能大声地说出:
“这辈子我做的最明智的选择是报考内高班,最幸运的事是考上了内高班。我骄傲我是内高生,且从未后悔过。”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