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骑给女儿请了个生活老师,这消息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城里人给孩子请保姆请生活老师不出奇,但这事搁在樟树坳村,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的怪事。
说起这个张小骑,也真是不容易。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把他拉扯大,直到而立之年耗尽打工多年积蓄,才终于成了家。好事成双,年头成婚年尾家中添了个女儿。媳妇贤惠,夫妻俩夫唱妇随,伺弄几亩土地之余,妻子拿些手工活回家做,他自己则在打零工。两三年下来,拆了自家旧屋,一栋中规中矩的小洋房拔地而起。可惜好景不长,女儿四岁多时,妻子不幸病逝。无奈之下,他把女儿丢给老母亲,再次踏上南下列车,重返珠三角打工。
庚子年春,因疫情影响,加上六岁多的女儿不习惯跟着奶奶一个人生活,张小骑没有出远门,在县工业区找了份同工种的活干。骑部摩托车早出晚归,工资虽然没外出打工高,但因为有经验有技术,在小县城来讲也算不错,而且女儿盼盼高兴,母亲高兴。
十一长假,张小骑带了个年龄相仿的女人回家,告诉女儿这是爸爸请的生活老师,负责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及辅导学习。有阿姨照料,小盼盼欢天喜地,她太想妈妈了。妈妈一直不回来,有个阿姨也好。奶奶也乐得有个人做伴,有个人分担家务。
阿姨每天亲自接送盼盼上下学。早上六点半就起来,给盼盼做各种早餐,白天则像盼盼妈当年一样,接些手工活在家做。以前由信教的奶奶负责照顾,盼盼很少能吃上肉。因为长时间吃肉少导致营养不良,盼盼脾胃不和,不能好好吃饭。阿姨带盼盼到医院仔细检查后,听从医生建议,变着花样给盼盼熬各种粥。短短一个来月,盼盼食欲大增。随后,阿姨不再天天熬粥,而是把肉炖熟了,捞出来剁碎,加些剁碎的熟青菜拌米饭里。一点一点让盼盼吃。三个月下来,盼盼脸色恢复红润,个头看得见地往上窜。生活阿姨像亲妈一样照顾孙女,奶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可劲儿地对阿姨好,同时也很担心哪天阿姨辞工不干。
生活阿姨比亲妈还更细致地照顾盼盼,村民们赞赏之余议论纷纷,风言风语不绝于耳。不过,八卦归八卦,多数村民还是挺希望张小骑一家过上正常日子的。
有了心事的奶奶,心思多了起来。张小敬放工回来,饭前饭后奶奶一个劲把儿子往厨房里赶,还不时拽着孙女到邻居家窜门。逢周六儿子休息,就逼着儿子带孙女去县城公园、景点游玩,当然,阿姨也被她劝着一起去,美名其曰盼盼习惯了阿姨跟在身边。知母莫若子,张小骑知道母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欢欢喜喜地带着盼盼和阿姨入城,一玩就是一整天。
元旦当天,奶奶沉不住气了。这天傍晚,她把盼盼拉入自个儿房间,祖孙俩半天也不出来。
仍旧是张小骑打下手,阿姨掌勺。没多久,俩人默契地弄出四菜一汤,色香味俱全。阿姨喊了好几遍,祖孙俩才磨磨蹭蹭出来。盼盼有心事,阿姨抱起她:“我们家盼盼怎么了,过节还闷闷不乐的?来来来,阿姨给你做了可乐鸡翅。”可乐鸡翅是妈妈的拿手菜,也是阿姨的拿手菜。
盼盼啃着鸡翅,一边自言自语:妈妈的味道,妈妈的味道。说着说着,突然就哭了起来。阿姨慌了,赶紧搂过盼盼。盼盼抬起头,眼泪汪汪地说:“阿姨,我想叫你‘妈妈’!行吗?”阿姨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话没出口,眼泪却流了下来。她俩这一哭,奶奶心疼得要命,差点也流下了眼泪。
张小骑顾不上安慰她们仨,起身钻进房间。一会儿他拿出两本大红本子,轻轻放在饭桌上。
看到“结婚证”三个烫金大字,奶奶满脸疑惑,打开一看,立即转忧为喜。看着大红本子内阿姨和爸爸的“大头贴”,盼盼立刻破泣为笑,她跳下桌子冲出大门,对着天空大喊:“我有妈妈了!我有妈妈了……”
2021.3.11定稿 共计1435个字符

作者简介:张裕华,笔名齐速,庐陵之子,居博爱之城中山。中国诗歌学会、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吉安市作家协会、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作协编辑,创建并主编的《中山文苑》微刊已拥有4万余名粉丝。
投稿邮箱:2598373043@qq.com
责任编辑:张勇轩
运营人员: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