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历届题目(语文)

zuowen 0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历届题目(语文)学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已经走入一种唯分数、唯技法的误区,作文成为一种机械的填空,脱离了生活的内容,而无法真正地表达自我内心. 创新作文大赛命题一直秉承《课堂内外·创新作文》杂志的办刊理念“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独特的感悟”,从各个方面着力去引导选手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关注生活,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书写真我人生华章. 结合以往五届大赛题目,我们不难看出,创新作文大赛的命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着眼热点,引导思考现实问题 第一届创新作文大赛决赛是以“节能”为题目或话题写作,第五届初赛题目“我的影响力”、复赛题目“流行语词”等都是直接切入社会热点的命题. 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不可能从国家层面上去思考这样宏大的命题,但结合自身实际来看待这个问题,却是很有必要.命题的立意点就是要求选手从自身出发来关注“节能”,如果你平时对这一问题没有印象,缺乏对社会热点的思考,临场肯定有点头晕.从大赛作品的结果来看,直接从字义的层面构思写作的占80%,而能通过创新思维去构思,将“节能”理解为“节约生命之能、青春之能”生命和青春都不是用来挥霍的的毕竟还是少数.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大家在现实的背景下联系自我,发挥想象,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而命题“我的影响力”和“流行语词”,则直接与社会特点相关.如今流行“出名要趁早”,加之各类选秀活动、达人比赛,青少年朋友的生活较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思维和选择,能兴起种种文化现象比如火星文,甚至影响到商业的发展.这就是我们90后群体的力量.作为90后的一员你可以大胆地发出的自己声音,或设计自己的梦想.也许你是农村留守学生,也许你是城市非主流的拥趸,也许是身在藏北高原,也许是足迹遍及天涯海角,不管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力”.命题试图引导选手挖掘自我生活中的“特异”之处,展示一幅90后五彩生活的集体群像.题目“流行语词”显然与网络生活有关.如今,网络已深度参与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观念.网络“流行语词”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载体,我们应该对此有所关注. 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还会继续关注社会热点,以恰当而温暖的方式嵌入热点元素,激发我们快乐写作. 第二,激活想象,提供更多写作可能 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我们的想象力在作文中显得捉襟见肘,思维能力非常薄弱.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其中的一个着眼点就是要激活选手的想象力,提供多种表达的平台.比如第五届初赛命题“偷点________”、决赛命题命题“月光”等等. 想象力是决定作品内容丰富与单薄、深刻与浅近的最重要的指标,命题予人以多角度的启发,或题目本身就有丰富的内涵,给人无限的想象,这样有助于大赛选手高水平的发挥.比如半命题“偷点___________”,“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那么友好、温情的词语,带有贬义色彩.但“偷”也是一种智慧的较量.你看那些神偷,为了完成任务,可谓精心策划、巧妙周旋,煞费苦心.“偷”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有的人喜爱功名,不学无术,溜须拍马,“偷来官衔”;有的人规划周全,工作任务提前完成,“把未来偷到手”;有的人“偷善良”,赠给冷酷无情的杀手,“偷雨露”,献给干涸的大地……“偷”可以光明正大,也可以暗箱操作,可以给人温暖,也给人冰冷.“偷”包含了万千情感与世态,发散思维,我们就能看到命题提供的无比宽阔的写作空间.命题“月光”也是一个很具发散思维的词语,正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月光每晚也是新的.月光下演绎过无数的故事,有悲欢离合,有泣泪满面,也有偷鸡摸狗……月光,可以是一种写作对象,也可以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可以是一种温润的情怀,总之,命题“月光”打开了想象的闸门,你可以选择任一角度演绎故事,表达情感,论说观点. 第三,关注自我,表达真情实感 创新作文大赛命题力图有效衔接学生生活实际,鼓励每一位参赛选手真情表达.据历届作文大赛作品的分析,体现真情实感的作品并不多见,很多作品一味虚构故事,故事讲得玄乎其玄,莫名其妙,缺少生活情理,让人觉得不真实,编造痕迹严重.命题在这方面积极引导,让考生审视自我生活,从“心”写出真实的文字.比如第二届决赛题目之一“表情”,就直击了学生生活现场,体现了命题的亲切感和生活感. 喜怒哀乐,爱恨嗔痴,每个有情感的人,都有自己的表情.表情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表达一个人的诉求.从生活的细节处,表情的变化中,就能窥见人情冷暖、心思变幻.人天生对表情有一种阅读能力,出生不久的婴孩就能通过大人的表情解读喜怒,从而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的目的.日常生活中,表情是一张名片,是交流的晴雨表,是气质的外化……如果你对各类表情的情感功能非常熟悉,完全可以撷取一两件与表情有关的生活片段,把作文写透写好. 创新作文大赛命题还会从热点、想象、真情等几个方面去落实,最终让选手通过作文比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力.。

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多少人

2018年有1700余人。根据2018年12月21日济钢高级中学发布的有关创新作文大赛的喜报,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总决赛在北京举行。

从100余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700余名高中学生进京参加总决赛,现场作文。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含金量想问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含金量怎么样吗?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初赛含金量高。学术性和含金量最高的作文竞赛是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从高校综评简章来看,是认可度最高的作文竞赛,含金量非常高。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三组决赛二等奖含金量怎么样

相对较高。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原名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创办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发起。

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竞赛原则,以培养和选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中国文字、写好中国文章、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以“群读共写”为理念,致力于构建读写结合的作文生态,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自信,挖掘和培养一批具有语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018年9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依据《管理办法》,原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从第十四届起,正式更名为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大赛每年向教育部报备申请,获得批准后面向全国高中学校及学生开放报名。2020年8月20日,教育部公布《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35项竞赛获得教育部审批。

2021年9月7日,经教育部备案批准教监管厅函〔202

1.�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由中国写作学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课堂内外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再次进入教育部赛事“白名单”。

全国万校创新作文大赛含金量高吗高。由于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竞赛原则,以培养和选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全国万校创新作文大赛含金量高。作文大赛归属于语文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征稿,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生,分为公开征稿和现场竞赛。由于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竞赛原则,以培养和选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全国万校创新作文大赛含金量高。

作文大赛归属于语文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征稿,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生,分为公开征稿和现场竞赛。

创新杯作文大赛的决赛在哪个城市召开?

创新杯作文大赛的决赛在哪个城市召开:北京。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每年10月开始,赛程包括初赛、复赛和总决赛。

总决赛于次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创新作文大赛,从全国200余万名参赛学生中选拔出的2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总决赛。在两天的活动中,同学们与著名作家麦家、阿来、曹文轩零距离接触,知道了"写好一篇文章是一种美德""写文章不只是文字的控制,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从而学会了更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界。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从2006年开始举办,15年来,大赛致力于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增强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自信,挖掘和培养具有文学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方长安表示,创新作文大赛的落脚点是作文,希望能借此激发大家对文学的兴趣与热情。

同时,大赛强调创新,希望能引导大家突破传统写作的思维限制,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形成开放而广阔的视野,进而创作出有创意的优秀作品。方长安称,主办方希望通过大赛平台,培养和选拔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中国文字,写好中国文章,讲好中国故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写作教学改革,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自信。

创新作文写了就有奖吗

不是。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在初赛时过了及格分就有三等奖,但也有人没过及格分,这是不确定的,只有初赛拿了二等奖才可以参加区域决赛,再区域决赛也要拿二等奖才可以继续参加全国决赛。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每年11月起开始报名,赛程包括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总决赛于次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

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每年都有吗

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每年都有。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每年11月份启动,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

11月至次年2月为初赛阶段,4—5月份为复赛阶段,7—8月份为决赛阶段。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进入复赛就有奖了吗

进入复赛后,不是百分之百有奖。进入复赛后,评审专家按高考作文要求阅卷,评出10%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

5月30日前通过媒体公布获奖名单,凡获得复赛一等奖的同学将参加7月底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同时向各省内名校推荐。扩展资料: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每年11月起开始报名,赛程包括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总决赛于次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值得一提的是,获得高中组二等奖及以上获奖选手享有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37所高校中的任一所次年自主选拔测试推荐资格。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上一届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奖选手在2016年高校自主选拔测试中表现出色,不少学生已经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给予的“降30分”、“降60分”或“降至一本线”录取等自主招生政策,实现了名校求学梦想。

创新作文大赛第一名可以直接进大学吗

可以保送。创新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将纳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98

5.211”名牌大学自主招生范畴。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三爱创新教育科技中心、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主办,并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语文报社、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全国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教育科研单位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它是一项高品质、大规模的文学赛事,得到了国内众多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认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