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

zuowen 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平时学过的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 教学过程:

一.借助七巧板,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七巧板,讲解,这叫做七巧板。

2.5号图是什么形?————号图是三角形。

3.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4.说说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5.这些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二.拼一拼

1.剪下附业页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导学生进行拼图。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还能有不同的拼法吗?

三.练一练

1.拼出书中图形,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还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

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

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3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 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 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

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

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

2.两位数减一位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整理和复习 我长高了

三.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

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2.

3.4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 复习和整理

五.观察物体

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

二.

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 整理和复习 看一看摆一摆

七.统计

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

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

4.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课本P

1.1,例1,练习一

1.

2.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公开课教案(名校精编)|最新人教版小一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_gqBdD1ekrgM2g5u0eykQ提取码:xoao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小一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五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四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三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六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最新人教版小二上数学全册教案+课件+微课+计划.zip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2021年秋季人教版,新鲜出炉:              2021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二

1.班共有学生42人。

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能积极思考、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量与计量”“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一.,观察物体

一.,表内乘法

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

一.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是在孩子们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中,“表内乘法

一.”是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

7.

8.9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让学生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

一.”两部分内容。其中,“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观察物体

一.”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搭配

一.”,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蕴含了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量与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在“量与计量”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和“认识时间”。

这部分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量化发展“定量”思维,让孩子们更能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长度单位”是在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长度计量知识,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      

5.综合与实践方面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长度观念,提升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从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百度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怎么上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德育点:

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教学目标: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教学目标:知识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

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写 工作计划 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方便大家学习。 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了解学生们的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学习 方法 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二.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

三.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四.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 对子 ,或者把学困生集中,便于老师巡视指导。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课后重点补差。

6.每周进行复习检测,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六.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初中数学知识补习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课本第11章至第20章的10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

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

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职12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 教育 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2022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以加强学习为根本,加速提升岗位技能水平;以遵章守纪为重点,努力确保人生安全无隐患;以勤奋工作为主攻方向,树立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以拓展 兴趣 爱好 为追求,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以崭新的战斗姿态,崭新的精神风貌、崭新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业实现建设精品化矿井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目标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为使目标如期实现,要切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明确奋斗目标。

俗话说“意识反应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因此,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 今年要突出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二.加强认识,转变工作角色。 面对当今教育教学需要,今年当务之急必须做到“一个转变,一个认清”,即转变工作角色,认清工作形势。

为此,一方面要加强认识,提高意识,要从大局意识出发,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牢固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既来之,则安之”的观念,警惕“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时,必须跳出以前的 思维方式 ,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局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角色,积极融入教育教学发展的大潮中。

三.实事求是,重建 职业规划 。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目标。

因此,一方面要本着实事求是、适当超前的原则,重新建立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出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然后将三年发展目标逐年、逐月进行分解,让自己对职业成长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随着目标的攀升与实现,努力实现因能择岗、因长择业,因绩提升,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把目标植根脑中、牢记心中、常念口中,从而使自己目标明确,不断鞭策自己,并力争做到三月一回顾、半年一小结、一年一 总结 ,确保目标不流于形式,促进各项目标顺利进行。

三.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素质 学习是历史使命,是时代要求,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忽视学习就是忽视进步,放弃学习就是放弃进步,要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和长期实践的行为贯穿个人工作的始终,要通过学习达到“身强体健”。因此,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思想政治一直是我国国家企业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更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更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

人教版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 鼎尖教案

教 学 总 要 求 二年级 数学 上 册全 册 教 材 分 析

一. 本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 教 学 总 目 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理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绘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 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简用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实施措施

1.笔算数学与解决问题数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单元备课教案 2012至 2013学年度第一学二年级 第 一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

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2.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本单元课时数 4课时单元备课教案 2012至 2013学年度第一学二年级 第 二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中算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等内容。单元学习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课时数 13课时单元备课教案 2012至 2013学年度第一学二年级 第 三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

2.帮助学生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本单元课时数 2课时单元备课教案 2012至 2013学年度第一学二年级 第 四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2.第

二.

三.六课时《2-6的乘法口诀》

3.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4.第五课时:《用数学》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本单元课时数 13课时单元备课教案 2012至 2013学年度第一学二年级 第 五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单元学习目标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

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份优秀的说课稿,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能力,更体现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认真程度,通过说课稿,教师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合理科学的规划使教学作用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 二年级数学 说课稿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内容: 九年级义务 教育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二年级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知重要的排列的数学思想及其 方法 。排列的思想方法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新课部分安排了学生利用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其主要目是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排列入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积累知识、 抽象思维 较弱、理解能力有限,对多个事物的排列,常常出现遗漏、重复。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对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学情分析,以及《课标》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从学生喜欢破译简单的密码入手来引入新课。我准备了数字卡片的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把重点内容利用板书呈现。整节课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五.说学法: 二年级的学生积累知识、理解能力有限,缺乏空间 想象力 ,在心理上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很难的,特别是数学广角内容一年级没有接触过,突然接触,学生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而且学生也容易将排列和组合混淆,在本节课不作定义上的讲解,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所以,不能够直接让学生来学习,学生会觉得很困难,也不能够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只是没有被系统的提炼出来。

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结合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 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六.说结构: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分钟 创设一个利用

1.2两个数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教学,这里是让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学生拿出卡片进行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导出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5分钟 本节课属于数学活动课,既然是活动课,那就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通过“摆”发现问题,通过“说”进行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三.课间休息。

2.分钟

四.巩固练习。

1.8分钟

1.变式练习:把数字1改为0,用

1.0、3任选2个数字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3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做法?

3.三个人每,两个人握1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

4.逛逛服装店,这里有2件衣服和2条裤子,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搭配买一套衣服呢?

5.《 儿童 文学》、《 十万个为什么 》和《自然奥秘》要送给小红两本,可能送哪两本?

五. 总结 归纳

2.分钟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法 、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 教学方法 ,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较轻的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2.点明课题。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的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答:用秤称。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教师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下天平的组成及用法。

设计理念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在生活中体验感悟

1.克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1.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

2.用天平称:一枚二分硬币重约一克。

3.再用手掂一掂:一克大约有多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