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的骨头会唠嗑廖小刀哪里能看 我的骨头会唠嗑廖小刀已完结全集大结局

weizuowen 0

习俗可能存在买 卖尸体的情况。但本地人对尸体从来都是躲得远远的,平日里 不得不去殡仪馆送葬时,死者家属都会私下给送葬的亲友“洗 头费”,好让他们去去晦气。

我也曾看过关于黄河捞尸人的报道,他们帮人捞尸,也会 顺手将河里的无名浮尸捞起来,等家属找来,收点钱后再交 还。有些尸体可能长期无人认领,捞尸人还会修建一些存尸 场所。

但本地从来没有这样的习俗。

骗保、逃债、烧尸?根本支撑不起一个市场,更何况半公 开买卖尸体。

根据王成富给的地址,李轩和同事们在地图上给那个不知 名的角落取了个简单的名字:尸体黑市。

刑警队马上召集了所有人开碰头会,准备抓捕。会上,李 轩这个法医俨然成了大家的“护身符”。

就这样,1个法医,3个侦查人员,开着辆车龄超过10年 的面包车,直奔传说中的“尸体黑市二

平时去抓人,他们都是带着手枪和手铐就出发了,这次李 轩特意拎了一个法医勘查箱,里面塞了好几盒手套。

李轩还专门揣了一把手枪在身上——法医出现场带枪,当 时在局里是破天荒头一次。

在李轩的想象中,这种存放尸体的场所多半是在偏僻的角 落,像那些黄河浮尸报道中的图片一样,尸体一字排开躺在平 房的地上。

但拐到一段凹凸不平的碎石土路走了十几分钟后,李轩却 看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厂房,就在离入海口不远的林地后面, 周边没有任何居住的痕迹。

破墙围绕,铁皮屋顶。

李轩和其他3个同事认真地检查了手枪和装备,两个外侦 人员先下了车,步行慢慢靠近。李轩和另外一个同事则缓缓开 车向前靠近。

在他们的情报里,“尸体黑市”平时只有一个守门大叔。

厂房的围墙很高,两扇生锈的大铁门紧闭着,有一个简陋 的门卫室在厂房门口,远远看着和普通工厂没什么区别,只是 走得越近,越能闻到一股明显的腐败臭味。

李轩和车里的兄弟相互打量了下对方,确定彼此身上没有 暴露身份的物品,尤其是警裤、警用皮带、警鞋之类扎眼的东 西,才下了车。

四人走了过去。

门卫室关着门窗,隔着窗朝里望,一个50多岁的大叔赤 着上身,吹着风扇,正拿手机看电视剧。

砰砰,同事拍了拍窗——

“王哥介绍过来的,买条‘咸鱼

小说我的骨头会唠嗑廖小刀哪里能看 我的骨头会唠嗑廖小刀已完结全集大结局-第1张图片-微作文

出发前李轩他们和王成富对过黑话,这些人把尸体叫 “咸鱼”。

“哪个王哥? ”听到陌生的口音,大叔警惕地转头打量李 轩两人。

“广州的王成富,王哥。”同事递过去一支烟,“前几天他 不是才来过吗,就他介绍过来的。”

来之前,队里让王成富联系了 “尸体黑市”的“何老板”, 装作再次“买货”。或许是有熟人介绍,又或者是那个“何老 板”生意做得轻车熟路,对方没一点怀疑,说好一手交钱一手 交货。

值班大叔背过身给老板打电话核实,随后不耐烦地开了门 卫室的门。

“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给你们‘拿一条大叔从抽屉 里摸出了一串钥匙。

“我们想跟进去看看,行吧? ”李轩赶紧上前两步,将那 包只抽了几支的好烟塞给了大叔。

值班大叔在门边换了双水靴,打开了厂门上的大挂锁, 说:“不怕吓着就来吧。”

待李轩他们一行人都进了大门,大叔又将厂门从里面插 上了。

李轩打量周围,厂房围墙内有一小片空地,平整的水泥地 被太阳晒得滚烫。刚才的气味更加明显刺鼻了,难怪门卫室设 在大门外,这么热的天也一直关着门窗。

走到那个外观普通的厂房门口,值班大叔刚打开锁,推开 门,李轩一行人就愣在门口,动不了了。

作为法医,李轩对尸体已经非常熟悉,但是眼前的景象还 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虽然开了灯,厂房内的光线依然昏暗,一个个大约长2 米、宽3米、高40厘米的水泥隔间仿佛是放大的豆腐格子, 而那些被称为“咸鱼”的尸体,就与一堆冰块一起,躺在这些 大隔间里,像超市冰鲜台上的鱼。

有些尸体已高度腐败,散发出独有的难闻气味,苍蝇在上 面乱飞。

厂房的角落里,一个大型的制冰机正发出轰隆隆的噪音。

这里就像一个大仓库,尸体就像是货物一样,静静地漂浮 在冰水混合物中,慢慢地腐败,慢慢散发恶臭,直到有人将他 们买走。

值班大叔手握一支长柄叉子,触碰隔间里的尸体,那些半 漂浮在水里的大冰块与尸体被搅动,无声地碰撞着。

阴暗的环境,腐败的臭尸,制冰机的轰隆声,让本就坐了 几小时车才到这里的李轩感到一阵难忍的恶心,这个老法医不 想再多待一分钟。

李轩和同事对了一个眼神,对方只有一个人,虽然李轩不 算健壮,但是两个人足够对付这个50多岁的大叔了。

两人默契地加快脚步,同事一个绊腿,李轩疾步上前,两 人合力把大叔想倒,将他双手拧到身后。

“干啥呢?干啥呢? "值班大叔立即大声嚷嚷起来,他显 然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事立马掏出手铐把人拷住, 往门卫室方向拖。

另外两个同事也想过来帮忙,但他们都只是在车间门口远 远打望了一眼,就马上退了出来。

整整一车间的尸体,都从哪儿来?又流向了哪里?李轩不 敢细想,只觉得头皮发麻。

对门卫大叔的审讯很顺利,在他言语中,除了充满臭味, 他的工作与普通门卫竟没什么区别。

原来,这里是几条大河的入海口,每年夏天都有上游的水 浮尸漂过来,这当中自杀者居多,尸体就搁浅在海滩边,多的 时候一天发现三四具毫不奇怪。一个夏天有几十具,甚至上百 具尸体被从水里捞上来,却很少有人来认领。

尸体很多早已腐败,本地殡仪馆的冰柜根本没法存放如此 巨量的尸体,也不能把尸体放在冰柜外边发臭。

死者无处可收殓,殡仪馆多次找过相关单位,都无法解决 这个矛盾。

这时,一个本地姓何的混混发现了 “商机”。

当地的老人信奉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大多希望死后大操 大办,风光土葬。但是随着全国推行火葬,市里关于尸体火化 的规定越来越严,尸体必须火化之后才能办理相关死亡证明。

那些想土葬的本地人开始打起歪主意。

他们偷偷将海边的无名尸装棺,再送去殡仪馆,说是自己 的亲人,以取得火化证明,而在此之前,他们早已将自己真正 的亲人土葬。

何老板渐渐把这个“民俗”做成生意。他收买了当地民政 局的工作人员,又和殡仪馆谈好价钱,包揽下收殓、存放所有 无名水浮尸和流浪汉尸体的活计,然后专门卖给那些需要尸体 冒充亲人,换取火化证明的人。

有了门路,还需要人干活。他看上几个原本就是干捞尸工 作的打工仔,其中就有门卫王大叔。

王大叔20多年前就在当地打工,他胆子大,不怕脏,以 前就干过帮人捞尸的活计。一次偶遇何老板,何老板开出高 薪,他便自告奋勇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