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作文(才艺作文500字)

zuowen 0

#高中语文# #作文# #高分作文#

范文目录

1.随心逐梦,无悔人生

2.爱心与尊严

3.老师给学生鞠躬,没问题但也没必要

4.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5.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6.做金钱的主人

7.清华新规,鄙陋笑煞人

8.职业打假非坏事

9.“有趣”的公益才最佳

10.人生不设限

第一篇 任务驱动型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出生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分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随心逐梦,无悔人生

段1

三个人代表了三种生活态度:苏珊专注于当下的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好;荆青听从内心的招唤,追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王杰则踏踏实实,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三者相比,我更欣赏荆青,因为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筑就无悔的人生。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明确自己的态度。注意,引用材料要尽量压缩篇幅,千万不能把材料完全抄下来。我们可以模仿红色字的格式。

段2

苏珊的选择固然体现出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也让她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但放弃“音乐梦”毕竟是她一生的遗憾。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成功无关乎财富与名声,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心中留憾,难称完满。因此,我尊敬苏珊,但不愿步其后尘。

点评

注意模仿关联词语的使用。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对人生的观点、看法。比如上文中蓝色字的部分,这是支撑整个段落的观点句。

段3

王杰的态度也确实可敬,这种踏实和认真,不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且在我们这个有些喧嚣浮躁的时代也着实可贵。但是,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那些不适合的岗位上,你再踏实,再认真,又怎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更何况,这种踏实背后,往往也少了一种个性,少了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豪气。所以,虽并重,我却不会去做第二个王杰。

点评

注意积累蓝色字部分的观点。议论文最可贵的还是观点的鲜明、正确。

段4

回头再看荆青,他与苏、王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勇于追随己心,不妥协,不放弃,最终在自己最喜欢的岗位上彰显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身上所闪耀的青春之光,令我为之击节赞叹。

点评

通过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文的议论设置方向。

段5

首先是他无畏的勇气。公务员是一个令很多人羡慕的安稳的职业,但他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毅然舍弃了这份安逸,而甘心踏上一条未卜之途,这份勇气值得赞赏。再就是他执着的梦想。他深知人生不可无梦,无梦人生必将使生命沉沦,于是他不向现实妥协,执着向梦想进发,这份执着,着实可敬。还有他张扬的激情。青春就应有自己的个性,青春就应不甘平庸,这种激情是一笔最可宝贵的财富,让他富有活力,勇于创新,并最终走出了自己的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样的激情人生,的确最为令人向往。

点评

红色字部分体现了议论的层次,文章的节奏很好,读来也觉得议论得很厚实。蓝色字涉及了人生中的关键词,这些都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段6

当然,荆青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所有追逐梦想的人都能获得成功,毕竟天下没有通往成功的坦途。那么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决不可少了苏珊的执着、王杰的认真与踏实,否则,你就会变得虚浮、狂妄。同时,你还得学会坚强,学会直面挫折,忍辱负重,只有具备了这些品格,你才有可能成为或者超越荆青。

点评

任何观点都免不了存在些许漏洞,文章结尾就有必要去修补漏洞。不要让自己的观点显得偏激。

段7

无论如何,我还是欣赏那句话:“要嫁就嫁给梦想,要输就输给追求。”我愿如荆青,追随我心,全力以赴,即便是输,我也无悔。

点评

简洁结尾,重申观点。

第二篇时评类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小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青年,第一次跟着长辈去街头献爱心,他带去很多美味的面包分给街头流浪汉,有的人感激地收下了,有的人犹豫地接受了,也有一些人直接拒绝了……第二次去时,该青年装扮成魔术师,请流浪汉帮自己完成一个魔术。只见他举着一个托盘,让流浪汉点燃托盘中的火焰,再轻轻一吹,扣上盖子,再打开时,一个美味的面包就出现了。把这些在流浪汉帮助下“变出”的面包再赠给他们,所有人都欣然收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爱心与尊严

段1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严的,这也是一种美。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然捐助,捐助者应该有博大的胸怀,相信能够理解受捐者的心态,领者欣然,拒者敬然。爱心不仅仅是财与物的施舍求助,也应该包括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关怀。

点评

辩证看待捐助者和被捐助者的表现,就势提出中心论点。

段2

曾几何时,慈善家陈光标高调捐款,抛洒钱财,可谓爱心无限,然而这种无视受捐者尊严的行为也令许多人唏嘘;还有我们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高调公开贫困户的名单和展现他们受捐的场面,真实令人呼吸困难。有谁考虑过这些受捐者他们的感受呢?且不说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美誉,至少拒绝了受捐的一家认为这是一种施舍,这背后当然他认为是尊严的丧失。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如今假日“扎堆”献爱心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记得五一节,某福利院老人们一天要接待四五拨志愿者,据说光洗脚一天就5、6次,反反复复聊天,反反复复被推出去晒太阳,令老人们不堪其扰。这样的爱心成了一种幸福的负担,老人们俨然成了丧失尊严的道具。

点评

这一段论据十分丰富,且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说服力很强。徐永光的话尤其有分量,值得积累。

段3

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捐赠对象的想法和需求,把并不需要的东西强加于对方,以致造成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一些爱心捐赠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或是为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其结果会使得受赠人丝毫感受不到真挚的关心,而更像是一种道具任人摆布。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无论是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其地位都应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付出了,就理所当然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从而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苛求对方全盘接受,俯首帖耳。别忘了,受捐者亦有自己的尊严,对于自己不需要和造成困扰的献爱心活动,也有说不的权利。须知,献爱心是要真切让人感到“被爱”,而不是“被迫接受爱”。

点评

这段评论非常到位,结尾一句或也十分有力精当。蓝色的词语可以作为这一话题的关键词收入你的词库。

段4

在北京四惠地铁,许多路人都会把自己看过的报纸送给收报纸的70多岁李大爷,而李大爷给每位过往的路人发这张感激卡片,上面还写着“再怎么急,也别忘了吃早饭。”表示在收报纸期间受到大家不少的帮助,一个老人质朴的感恩心情跃然纸上。这是一个爱与尊严交织的温馨的画面。很多时候人在接受别人帮助后都需要展现自己的尊严,无论是断然拒绝还是过后的偿还,正如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其中的“志”就包含了人的尊严。于是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唐山救援队的身影,在雅安地震中我们也看到了汶川救援队的存在。

点评

再用身边的事例证明前面的观点,并形成观点的升华——爱心接力。用接受帮助的感恩之心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

段5

社会需要爱心,就像天边的白云之于大地;人需要尊严,如同水之于生命。虽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但唯一不变的是它们纯净的颜色,无论怎样的姿态,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点评

运用比喻,简洁生动地扣题,关于爱心与尊严的议论就此结束。

总评

时评类作文还是使用时事作为论据更有说服力,古代的例子如果不是特别恰当便不使用。外国的例子有空间的缓冲可以忽略年代。文章议论的是爱心和尊严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型论题,不可仅仅议论其中一个话题,如果仅仅抓住“尊严”来议论就有偏题甚至跑题的危险。文章的语言很熟练,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值得我们模仿学习。全文分为五段显得呆板了些,可以拆成七到九段。

第三篇时评类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月30日,一条微博引发热议:贵阳一小学,老师穿戴整齐,给入校的学生们鞠躬。有人支持说这是培养孩子懂礼貌好的做法,有人质疑这是学校在作秀。现场视频显示,在老师给学生鞠躬行礼过程中,学生也纷纷给老师鞠躬回礼。校方称,此举只为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恭敬之心。

该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自定立意。②标题自拟。③不得抄袭、套作。

老师给学生鞠躬,没问题但也没必要

段1

近日,网上一幅老师集体给学生弯腰鞠躬的照片,引发围观。事发贵阳花果园第三小学,老师穿戴整齐,站在校门口给入校的学生们鞠躬。校方表示,此举已持续一年时间,只为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恭敬之心。

开篇引入材料,叙述简明。

段2

老师给学生鞠躬的画面,得到了部分网友的支持,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更加懂礼貌,但也有网友觉得学校在作秀,并留言,"已经没有底线!老师给小学生鞠躬,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学生还是贬低老师人格 "?习惯了学生给老师鞠躬,角色互换一下,总感觉不适应,这也正常。但这不等于,学生永远只能给老师鞠躬,老师就不能为孩子弯腰。

摆出对此事的各种看法并简评

段3

以为人师表、人格平等的角度审视,老师给学生鞠躬,与学生向老师鞠躬,本质上并无区别,并不是像网友所言,这样就贬低了老师人格。我倒认为,能弯腰给学生鞠躬,这样的老师,人格更加高大让人敬佩,恰恰,那些总觉得为人师高学生一等的人,才是人格上的侏儒。所以,我们要为贵阳这所小学的老师点赞。如果非要说这是作秀,我 ` 觉得这个秀,作作亦无防。

反驳网友观点,确立自己观点。指出老师、学生人格平等的实质。退一步说,即使鞠躬是作秀,也有积极意义。

段4

老师鞠躬也好,学生鞠躬也好,都是一次礼仪,都在表达一种态度。学生对老师的敬重感谢,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前者对成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仪式,但后者对孩子来说,意味着 " 成长礼 ",可能影响一生。

进一步指出鞠躬的积极意义。

段5

而现实是,一些地方个别老师的人格品质有待提高。这两年,老师殴打、侵害学生的现象,也不时被曝光。所以我们该反思的是师德。这么些年我们喊多了尊师重教,而对学生基本的尊重和善待,做的恐怕不那么好。至少一点,扪心自问,有多少老师做到" 有教无类 "?

联系现实问题,指出师德问题,与鞠躬的老师做对比。

段6

因此,我们更希望,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能够润物细无声,溶入于日常。比起鞠躬,我们更想看到,老师平时教学对待学生,多些人格的尊重,善待成绩不好的孩子,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他 ( 她 ) 的用心。

师德的力量,激起孩子内心的触动,最深刻。而这恐怕是鞠躬难以达到的。

鞠躬毕竟是表面文章,真正能够帮助学生的,是良好的师德。

总评

文章摘自“太子头上”的新浪博客,看起来不像是学生的习作,但分析问题的思路简单明了,语言简明流畅,非常适合我们模仿。对于时事的评论客观冷静,观点不偏激。先表明“鞠躬”的行为值得肯定,即使真的是作秀也是积极的,比师德低下的老师的某些行为好很多。然而,“鞠躬”毕竟只是表面工作,如果是作秀,就更加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文章最后给出出路——提高师德。整个分析过程体现出辩证思维,这是我们写文章常常欠缺的,学会这种思维将可以有效提高作文的分数。

第四篇:时评类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段1

看着身边不少同学学习拔尖,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对比自己,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大一新生小王心中既对身边人羡慕嫉妒恨,又对自己没有将高中三年在“题海”中度过的部分时间拿来发展兴趣爱好而懊悔不已。不过,也许在小王后悔时,不少人也许在后悔高中没有全力拼战题海,以致自己没有上到心仪的大学。因此,我想对小王说: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开篇引入材料,说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观点明确。

段2

诚然,对比之下,同是从高中来,小王自感高中生活的单调、枯燥和乏味,除了高考高分,似乎别无收获,而别人却才艺学习多丰收,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现在大学生活的质量和自己的发展,对自己悔不当初也在是人之常情。

开始分层次分析:首先肯定小王现在的感受是正常的。

段3

不过,正如小刘所说,曾经的付出和努力不该被否定,至少它保证了自己拿到进入名校的门票。试想,如果自己不苦战题海,是否能保证拿到这张门票呢。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走过的路,付出的努力,都是一段漂亮的舞蹈。

同时也肯定当初的埋头题海是有必要的,也是无需后悔的。

段4

后悔无药,逝去的,已经无法追回。高中时,眼中心中只有分数,有自己为了人生目而做的取舍,也有身边环境影响使然。高考的独木桥,有千军万马想要最先通过。身处其中,如奈何哉?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PK中,自己被动地处于素质教育的春风雨露之外而跻身应试教育,绝大部分的责任不在小王自己,而在社会。何况在题海中的苦战,也是对自己意志和精神的淬炼!

层次进了一步:分析造成如今的遗憾的原因——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提出观点、点名题目“后悔无药”。

段5

前行有方。正在到来的,能够也更应该抓住。进入大学,看到身边人才学兼优,生活多姿,这时候该有的不是懊恼和悔恨,而是学习,追赶。已经有了比他人更强大的意志力,那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全面发展,犹未为晚。

层次推进:提出可行性建议——努力学习、追赶他人。提出观点、点名标题“前行有方”。

段6

目光从小王身上收回,触目弥望的是“小王们”。对他们,我也该充任一回“小刘”。为应试教育全覆盖的普通高中教育,亚洲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绵阳中学”……正在夜以继日地塑造着甚至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唯分数”者。

联系现实,使文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段7

我们呼唤教育制度和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开花结果。但在这变革尚未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时候,身处高中题海中的“小王们”,是“才学兼顾”还是“分数唯我高”,则当深思之。而已经挤过了独木桥进入大学的“小王们”,是继续追寻学问的珠峰,还是丰富自己的人生,也需深思慎取。

呼唤改革,但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抛弃应试,拥抱素质也不是轻易可以做出的选择。作为高中生,能够看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难能可贵了。

段8

不过,无论怎样的情形和选择,都只为,不要为将来后悔埋伏笔;也不为过去寻悔药。重要的是抓住今天,向自己选择的方向以最佳的方式和速度前行!是谓:后悔无药,前行有方!

总评

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已将近20年了,然而至今没有一套可行的改革策略,悲观一点来说,眼下到来的高考改革也未必会有什么益处,各高中将进行的“走班制”除了制造混乱,恐怕难以有什么作为,各高中领导层已经做好了“换汤不换药”的应对之法。所以,改革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个问题抛给高中生,原本也没想得到什么真正可行的建议,所以,我们只要冷静地分析问题,提出希望就可以了。千万不可大骂应试教育,高喊废除高考,以免陷入观点偏激。请大家仔细品味本文的议论语言,其点到为止的火号值得我们借鉴。

第五篇时评类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段1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说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观点明确。

段2

陪伴,让生活回归。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悄然滋生了众多的“低头族”。网络使用过度的现象屡屡出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拟生活举起它耀武扬威的拳头给予真实生活一下又一下的重击,而陪伴,这一最朴素无华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真实生活对网络的精彩反击。

点评

提出观点:陪伴可以消除人们情感上的隔阂。

段3

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点评

具体分析刷屏晒祝福不能给母亲以慰藉的原因。

段4

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却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点评

略做总结,重复自己观点。

段5

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点评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对于陪伴母亲方式的思考,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段6

虚拟空间里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激不起人心湖里一点涟漪。

点评

恰当地运用了比喻修辞,为严肃的论述加入些许美感,并借此动人。

段7

陪伴,是最长情的示爱,是最珍贵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下一个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点评

重申观点,提出号召。

总评

文章并没有新颖的观点,没有创新的结构,但清晰的逻辑和通顺的语言就足够得到不错的分数。

1、朋友圈晒祝福不能慰藉母亲。

2、网络虚拟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情感隔阂,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情感的沟通。

3、母亲需要的是真正的陪伴。

4、做顿饭、散散步都是很好的陪伴。

5、期望下一个母亲节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文章流畅地完成了表明观点、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发出号召的过程,值得模仿。

第六篇时评类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一位17岁女孩买彩票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她领取奖金后购置了两套物业,吃喝不愁。周围的人都羡慕她,但百万富豪的身份让她内心焦虑,压力很大,生活并不如意。四年后,她起诉彩票公司,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回到获奖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聘请财务顾问为她提供理财服务。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做金钱的主人

段1

从前我听过一则英语寓言说一个富翁临死前抱着他生前积累的一大袋金条,希望到了天堂后能派上用场,结果发现天堂的地砖都是用金条砌的。这个富翁极度看重财富,何其可悲,而中奖女孩宣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既可悲又可怜。

点评

开篇引述寓言故事引入材料,这本身就是对材料的议论。简洁生动入题并表明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段2

女孩买彩票中奖又起诉彩票公司,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她金钱观的不正确。首先,买彩票的人本就是为了获利,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对于一个17岁的青少年而言,这是应是奋斗拼搏的时期,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加上巨额奖金让她一时间失去了奋斗心放松自我浪费了拼搏的最佳时期,究其根本是因为她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与追。延伸至中国彩票事业,有多少彩民费尽心思研究每期数字希望中大奖,彩民们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反映了他们金钱观的扭曲。其次,女孩领奖后便购置两套物业,不得不说她很有经济头脑,也反映了物质至上的社会现实。但女孩只把钱投到物质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脱节是其内心空虚的重要原因。她获得大奖令人艳羡,但她不应因此失去拼搏之心,沉迷物质享受,如此彩票奖金只会成为恶魔,她也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点评

针对购买彩票本身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劳而获的心态,并联系我国彩民的现状,有时代感。

段3

可能正因为意识到彩票对她生活的破坏,她选择起诉彩票公司,便我认为这十分可笑。她一句“毁了自己的生活”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没有谁能彻底毁掉一个人,毁掉她的生活的是她自己的心态。她已拥有两套物业却说想回到获奖前的生活更像是在说风凉话,她大可把100万奖金用于慈善,自己便能回归从前。她的起诉要么是想获取更多利益,要么是想引起关注。但归根结底她始终未明白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是自己,要改变生活需先改变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归咎于彩票公司。

点评

犀利地分析了女孩起诉彩票公司的心理,指出了其行为的不合理,提出了面对金钱的心态问题。

段4

当然这件事也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女孩,因为她及时意识到金钱的不利影响,渴望摆脱其束缚。对于个人而言,做金钱的主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钱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要有“空杯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本觉得彩票公司被起诉很无辜,现在看来公司给中奖者提供理财服务十分必要,引导中奖者正确利用金钱,同时对于大笔奖金可以“分期支付”,避免巨额奖金对中奖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应用于中国福利彩票,既然是福利彩票便要体现慈善性,国家可提高彩票奖金税率,用于扶贫或者引导中奖者参与到精准扶贫项目,对口帮扶困难户让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树立正确观念,做金钱的主人。

点评

部分肯定女孩的做法,防止观点偏激。肯定了彩票公司的做法,并为我国彩票事业提出建设性建议,体现了对社会的思考能力。

段5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钱本不是恶魔,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

点评

简洁收尾,照应标题。引用恰当,令人回味。

总评

文章的优点在于:对事件的评论由浅入深、有理有据,论述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使文章的观点不停留在理论。时评类作文要的就是高中生对于生活的正确认知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正确逻辑。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创新的结构,但读来让人信服,这就是好文章。(张帆老师点评)

第七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清华大学推出新规:从2017级开始,清华大学学生必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

规定一出,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清华大学这不仅延续了90多年前的老校规,而且游泳锻炼效果好,同时也是一种危急生存技能,是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好办法; 也有人认为运动项目应该多样化,此规定强制“学生会游泳”过于苛刻,可能会扼杀人才。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清华新规,鄙陋笑煞人

段1

很多人读过一个西方小故事:乘客说不懂音乐、不懂哲学生命的意义就没了,船夫说不会游泳现在生命就没了。不知道制定清华此新规和赞成清华此新规的人会不会、是不是在这故事里获得了圣旨?但是,也有国学大师的清华不知道荀子说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吗?当年钱钟书数学不及格清华尚不拒之,现在学生游泳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毕业,真是清华观念进步、水平提升了?无独有偶,前几年一大学花巨资建高尔夫球场,理由是高尔夫球技能是高端人士的通行证!

点评

用一个恰当的小故事与材料内容做对照,生动、有趣,又借势提表露了自己的看法。引用《劝学》中的句子体现了对课文的活学活用。问句的使用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而答案不言自明。

段2、3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大学,这样的大学该着眼于什么自不待言。游泳是生存技能,煮饭也是生存技能吧?清华是不是还要加条新规:不会煮饭也不能毕业?我对清华当年招收邓亚萍的做法十分赞赏。但是因为乒乓球在中国重要是不是就要规定清华学生乒乓球不能达到要求就不能毕业呢?

这几年黑天鹅事件很多,这也影响了清华?或者清华也来跟一次潮——用一个不走心的新规让人们再惊愕一次?

点评

针对新规颁布的理由加以类比批驳,是对方的观点暴露出逻辑错误,观点犀利。

段4

老校规、老规矩不是继承的理由。早期北大师生作风多有封建官僚的陋习。以包容著称的蔡元培对这些“老”没有继承。中国古代家庭礼法中的男尊女卑、无条件的权利和服从等老规矩在现代社会被丢弃彰显的是时代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而不是不继承。已有专家指出,古代的启蒙读本不适合作为继承国学的基础,但是我们一些出版社和教育机构就拿着“老规”把人们拉回古代,降低到古代。

点评

针对新规的另一个理由进行批驳。蔡元培先生的例子恰到好处。对“老规矩”的反思体现出作者的思辨能力。

段5

以前我们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我们还强调己所欲,慎施于人。人的精力有限,人的能力有差异,人的爱好有不同,因而人学什么,不学什么,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大多不可拿“有效果”“有用”来强制。葛剑雄现在还不用手机,他落后吗?南方学生不学游泳也不错,北方学生生来怕水学也不易;少年未学,成年方学,是古人所说的时过而难成。李白斗酒诗百篇,可以要求有病的杜甫也必须做“饮者”吗?宋徽宗喜欢绘画可以要求朝臣也必须绘画吗?他艺而失位,艺而衰国的经历不值得警惕吗?老实说,我也反对现在全国一窝蜂的发展足球,这不是足球的盛事,更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相反,整治足球中的假、黑倒是必须的、急迫的,这至少让足球会少些病,不会速亡。

点评

驳倒对立观点之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先破后立,文章节奏很好。而丰富的例子,简约的叙述,使文章散文化,有力而优美。

段6、7

我喜欢颜宁教授,她的经历成就于学生有鼓励,于国家有贡献。我喜欢叶嘉莹教授,她身体力行地继承诗教,以诗词的魅力而不是以行政的规定来继承传统中的精华。

希望清华此新规不执行,就如特朗普的“禁穆令”不执行。

点评

结尾以对两位教授的仰慕来表达对清华新规的反对,委婉却有力。行文过程中锋芒毕露,结尾却趋于藏锋,批驳却不过分斥责,温柔敦厚。

总评

文章自然洒脱,“破”“立”之间游刃有余。犀利的类比论证表现出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流畅的语言如一位优秀的辩手,毫无勉强应试的滞涩。只有平时多多写作,才能行云流水地表达观点;只有平时多多思考,才能拥有洞明世事的真知灼见。(张帆老师点评)

第八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无良商家最害怕的时候,但过后制假贩假又死灰复燃。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一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于是出现了职业打假者,他们知假买假,通过摸查确定目标,大量买进后索赔。对于职业打假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职业打假是一个大家利器,有人将其视为投机行为。

对此,你怎么看?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作文,选好角度,确定利益,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职业打假非坏事

段1

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无良商家最担心的时刻。不过,有没有方法让这种担心转变成常态?职业打假可以说是一个利器。然而在近几年,关于职业打假人的争议可不少,比如指责这类群体把打假做成了生意。但我认为:职业打假非坏事。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说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观点明确。

段2

职业打假作为职业,缘起于惩罚性赔偿机制的确立。2014年实行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一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这个赔偿力度就变成了“退一赔三”。惩罚性赔偿机制的确立,可以视作对消费者的赋权,但也正是因为要进行倍数赔偿,使得很多人涌入到“牟利大军”中。

点评

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意义,分析“职业打假”的基础。

段3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职业打假视作投机行为,问题是这种投机行为在不在允许范围内,这就要算一下成本和收益了。首先是成本,主要产生了几种情况:一种是敲诈勒索,比如发现问题直接给企业施压,让对方花钱消灾;一种是恶意打假,比如有一些职业打假人私藏货品等过期,然后向商家索赔;再有就是大家熟悉的知假买假,通过摸查确定目的物,大量买进然后索赔。其中,前两类投机行为直接涉及到诈骗。再看收益,消费者虽然具有追偿的权利,但在与商家周旋、甚至提起诉讼的过程中,依然需要承担比较高的成本,这使得消费者相对比较弱势。就目前造假情况来看,由职业打假人充当市场清道夫,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可能远远大于社会成本。

点评

辩证看待职业打假,就目前来看,利大于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职业打假,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段4

有人可能觉得,造假产生职业打假就像酒驾产生钓鱼执法,有“反向激励”之嫌。这其实是混淆了两回事,后者涉及程序正当性问题,而前者则完全适用于结果导向,可以用收益和成本来算问题。况且,职业打假人也有投资风险,一旦投入百万而索赔不了,得自己吞苦果子。所以,尽管职业打假更多出于“牟利”而非“生活自用”,但站在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上,应该赋予他们和普通消费者一样的权利。至于是不是恶意打假的问题,有没有勒索敲诈的倾向,完全可以交由司法裁决去判断,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

点评

这一段弥补观点中的漏洞。不管你支不支持职业打假,你的观点都天然存在着漏洞,能否在行文中弥补漏洞,是考查作者思维能力强弱的关键。

段5

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不少代表和委员都提到了打假问题,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在打假问题上形成强有力的长效机制很重要,其中法律监管与执行应该是基本保障,但如果要做到打假常态化,充分调动消费者自己的积极性、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赋予消费者“退一赔三”权利是第一步,那么明确打假人也享有这项权利才更符合现实需要。

点评

提及“两会”显示出作者关心时事的当代中学生应有的品质,是个亮点,并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段6

在当前,职业打假人还不到退场的时候,在未来,也应该意识到让职业打假人赚钱其实并非坏事。

点评

结尾重申自己观点,并保持议论语言的严谨,“不到退场的时候”“并非坏事”,这样的句子值得借鉴。

总评

这个作文题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其中也包含了立意上的陷阱。我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焦点:是否赞成职业打假。如果只议论制假贩假的害处就跑题了。

文章的脉络是:

1、亮出观点:有保留地支持职业打假

2、为什么会有职业打假人

3、职业打假的存在利大于弊

4、打假要成为常态,目前还需要职业打假的正向意义

(张帆老师点评)

第九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推出“最佳公益行动”评选活动,下列三项公益行动被推荐参加评选:

(1)医院附近的饭店倡议来店就餐的顾客自愿购买“爱心饭菜”,并将“爱心饭菜”的菜单贴在墙上,家庭贫困的患者或家属可根据需要取下幕单领取免费食物。“墙上的餐桌”既为助人者提供了方便,也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2)某公益组织制作了主题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绘本书,书中绘有十几种已经灭绝动物的卡通图象,这些动物共用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巧妙而有趣地传递出“动物也是易碎品”的公益概念。

(3)网友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发起了“众筹扶贫”公益行动,在网上雅送贫困山区出产的绿色农副产品。这项公益行动让更多的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也让城市居民能够买到放心食材,实现了双赢(众筹:即大众筹资,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

上述三项公益行动,你认为哪一项可以当选“最佳”?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趣”的公益才最佳

段1

在经历长期的蛰伏之后,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浸润,国人的公益意识也日益苏醒。某报所推出的“最佳公益活动”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普及之举。在我看来,第二项活动最有新意,因为它借助新颖的形式,巧妙地向社会大众传递了主办者的公益理念.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亮出自己的选择。国人“公益意识”的提出使文章一开始就具有现实意义。

段2、3

首先,让公益变得“有趣”,是为了冲击传统公益文化的“无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仁爱善良的民族,所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上天有好生之德”即是如此。但中华民族又是一个“苦大仇深”的民族,我们自古至今,有着无尽的悲情。太厚重的文化,以至于中国的公益活动宣传,也总喜欢以“苦肉计”、“打悲情牌”来唤起民众的同情心,来吸引民众参加公益。宣传“希望工程”,就配上那位可怜的大眼睛姑娘的图片;宣传动物保护,就必然是小猴子遇害后猴妈妈悲戚的面容…沉重的“道德压迫”简直要使这个民族窒息。因而,材料中的创意,不由得使人眼前一亮﹣﹣“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看过之后,在会心一笑之余,悄然进入我们心灵的是对动物生存处境的担忧,是对“保护濒危动物刻不容缓”的高度理解和认同。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点评

分析角度很有新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常见的宣传材料中看到了问题。

段4、5

其次,让公益变得“有趣”,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们早就进入到了“读图时代”。铺天盖地的图片、视频信息令人目不暇接,直观形象的表意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尤其对于宣传活动最重要的受众﹣﹣青少年而言,新颖、有趣、轻松、富有亲和力是公益宣传成功的“杀手锏”。目前几乎所有的宣传机构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攻陷大众。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公益宣传也该放下身居“道德神殿”的高高在上的架子,努力以“亲民”的姿态来迎合民众,获取认同。所以,上述公益组织应该是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时代汹涌的潮流,得风气之先,积极应对,灵活变通。他们的创意之举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深切认同和积极回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评

具有建设性的分析,给人务实的感觉。严肃的问题也可以借助活泼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接受。解决问题的幽默优于呆板的严肃。

段6

我们不能否认从事公益是一种善举,我们呼吁并且期盼全社会的公益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材料中的一和三项公益活动亮点纷呈,让人忍不住要为之叫好。然而,在我看来,“叫好”还要“叫座”。只有像第二项活动一样,瞄准对象,紧扣时代,以“有趣”的方式做好宣传,才能在公益活动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佳。

点评

同时肯定另外两项公益活动,弥补漏洞,重申自己观点,顺势结尾。

总评

作者选择了一个最难的角度来写,却写得四两拨千斤,两端论述形成递进:先说合理性,再说必要性,逻辑清晰自然。对传统公益宣传特点的分析可称亮点。

第十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钱江晚报》报道,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石悦,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拿到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却最终成为网络游戏直播者,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回首自己的人生,她说导师的话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告诉我,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人生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走出来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扑灭你心中的小火苗。”“一个不设限的人生,真的是会从跟随心声走的每一步里开出花来的。”

你如何看待她的人生选择?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生不设限

段1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在许多的人异样的眼神中,石悦选择了一意孤行,这种“疯狂”的行为得到了多少人的支持我们可想而知。我非常佩服石悦的勇气,十分支持她的选择。

点评

开篇引入材料,说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观点明确。

段2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曾言:“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我们一直都生活在镣铐之中,在父母的期许之下成长,竭尽全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学习,我们整日埋头在书海中,忘记了初心,似一个牵线玩偶,拿线的人是父母,我们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因为他们是为了我们,所以大多数人都有着标配式的人生,安稳舒适。

点评

分析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现状:标配的人生。这种标配未必是我们想要的人生。

段3

石悦是一个能从丝线捆住她双脚而挣脱出来的人,如常人所想,她应该毕业后进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比如科研,为祖国奉献,这才不辜负国家给她奖学金的期望,但她却选择了成为一名网络游戏直播者,这其实让我也有点大跌眼镜,多么“LOW”的一个工作!安全不配她拿着清华、北大学位学霸的气质。但她的一句话似乎摆平了所有的质问“不要扑灭你心里的小火苗”“拥有一个不设限的人生”。石悦是自由的,她跟随了自己的心,在这背后她又背负了多么沉重的压力。她是勇敢者、是摆脱现今中国大学生趋于标准化生活的少数人之一。

点评

具体分析石悦的选择的积极意义,虽然支持石悦,但态度严谨,从追求自由这一点入手,强调人生的选择权。

段4

有的人可能认为石悦年纪轻轻,做事不思量,是对自己、对亲人不负责任的表现。莱格曾言:“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石悦很清醒,她不喜规律化的生活,她认为人生是跟随自己的灵感和直觉。

点评

适当反驳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弥补自己观点的漏洞。这一点是写议论文尤其要注意的。

段5

曾经一位名人在北大做演讲时说过这么一段说:“在你的所有原子经典力学第二定律重归大自然以前,希望它们感受到她领略过人性的可爱。”人的一生短暂,何必让自己拘泥于枯燥的生活之中呢?作为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踏实也要自由。

点评

恰当地引用名言,一句顶百句。借势重申自己观点,同时也没有否定“踏实”的重要性,思路严谨。

段6

其实,改变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改变之中我们会突破极限。石悦的这种改变和一对夫妇极其相似,这对夫妇就是《侣行》的二名主人公,他们将卖包子开公司所挣的钱去到了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最危险的火山,去索马里探险……他们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选择了放弃,走了不寻常的道路。

点评

时评类作文最好运用近期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论据。观点由“改变”递进到“突破”。

段7

歌德说过:“我会的事谁都可以,但我的个性却唯我所独有”,何必“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跟随自己的心去做事。人生不设限,不要扑灭你心里的小火苗。

点评

结尾再次恰当地引用了名言,顺势收束全篇。

总评

作文材料就是一个适合展开辩论的话题,正反双方都有道理可讲,我们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时,有必要同时考虑可能出现的对立观点,在行文过程中注意适当弥补自己观点的漏洞。注意,不要激烈地反对对立观点,因其本身具有合理性,你一但全力去否定它,你的观点就容易偏激,适当对其让步,再强调自己观点更为合理,就会显示出态度的严谨,你的议论反而更加有说服力。(张帆老师点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