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真好作文(什么真好作文200字)

zuowen 0

例文1

下雨天,真好

□温州一考生

江南,烟雨朦胧。小巷静静地流淌在小城间,用优雅的姿态,诠释着小城中的人或事。

矮矮的房屋铺着深黑的瓦片。缝隙间长出些不知何处飘来的草,小小的一株,不起眼却很安静,等待着雨的到来。雨一下,水便从一道一道的空隙间跌落下来,形成一串串风铃。我会特意地走在檐下,享受着雨滴坠落头顶的感觉。一下,一下,仿佛是一个颤动的春天。

于是,门前的水沟便哗哗地响了。细细的,柔柔的,不胜娇羞的……两个手掌宽的水沟中会有浅浅的水滑过,变幻出各种奇异的线条与纹路,交织着,映出矮矮的房檐。偶尔会看见奶奶早晨洗过的菜叶,浮在上面,停停顿顿,终究流向远方。还有邻家小男孩的弹珠,很绚丽,很纯净。不一会儿,会听到“啪啪”的声响,两岁大的孩子光了脚在沟里踩着,一只手笨拙地提着裤脚,另一只手在水里划着,一种喜悦漾上心头。妈妈的嗔怪在此刻响起,巷里便热闹起来,雨也欢腾了。

被雨浸湿的青石板一直铺到大伯家的院子边上。老榕树就在那儿立着。雨中的叶是绿的,是密的,是静的,是等待着的。始终如一,它为巷里的人们撑起浓阴。树根嵌在青石板间,铺就通往大街的路,很湿,也很诗意。穿拖鞋的孩子在树底下踩起一道道映着笑脸的水花,上蹦下跳,躲猫猫。善于绘画的哥哥推开窗在檐下描出老树健朗的形态。淅沥的雨丝结着丁香般的优雅,他在画笔下讲述着他的小巷。

雨下着,滋润了老树粗壮的树干,洗去了人们心间的粉尘,浸湿了小巷里的事。

小巷流淌着,在小城间,在烟雨朦胧中,在人们的心中。真好!用不变的姿态诉说着——就在这下雨天。

借鉴提示

对于没到过江南的人而言,江南只有虚幻的美;在此篇佳作中,把江南具体化了:“江南,烟雨朦胧。小巷静静地流淌在小城间,用优雅的姿态,诠释着小城中的人或事。”又如:“奶奶早晨洗过的菜叶”、“两岁大的孩子”、“妈妈的嗔怪”。

江南与“下雨天”是不能分开的,两者浑然一体,作者巧妙地构思了题目与他所喜爱的江南之间的关系,足以令人感动。整篇文章语言优美,读来感觉是那么的惬意,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之深,值得我们学习。

例文2

下雨天,真好

□浙江一考生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缕一缕温柔地斜织着,雨声如春蚕嚼桑叶一般。

雨中的空气很是清新,大地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模糊得像惺忪的睡眼。

伴着绵绵的雨意。我漫步在初冬之意颇浓的静谧小径。那深沉而娇艳的花簇,嫩黄苍翠的小草,让长久只盯着书本看的我觉得格外耳目一新。

走在潮湿的路面,透过延绵的雨帘,端详那花朵娇美的舞蹈,聆听那小草优美的歌唱。每一株花朵,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然起舞,无声无息,常带给人们百种交错的情感。为“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而感伤;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而无奈;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而惊讶,这刹那间的美丽和遐想,让人心旷神怡。

雨渐渐收敛下来,薄薄的像一层轻盈的面纱,遮住蒙娜丽莎那神秘的面庞。

走进那稍稍泛着微黄的小草,久久地凝视。经历满腹沧桑风雨的它们,仍傲然挺立,挑战强大的狂风骤雨,它的顽强随着丝丝凉意,划过掌心,流进心中,多么惬意。

抬头瞭望云端,隐约中在云幕里飘动,犹如过往烟云,像轻纱一般停驻在远方。

雨,还是不紧不慢地下着,丝丝的凉意与淡泊,带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与凄楚。天空,还是如此的朦胧,伴随淡雅而又多娇的景。

雨,带来丝丝错综的情感,让人学会感伤,学会欣赏,学会淡忘一切烦恼。

下雨天,真好。

借鉴提示

“下雨天,真好”是全文的中心,文章却在最后才点出这一主题。开始写下雨时的样子、声音以及雨中的空气,一切那么和谐。“伴随着绵绵的雨意”我开始了雨中之行,近处的花、草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远处的云朦胧,景淡雅而多娇;小作者的感情也是一波三折,由伤感到欣赏,再到淡忘。这一切都在雨中漫开,像一幅烟雨风景图。

例文3

双峰山晨雾

□佚名

坐落在湖北省孝感市北部的双峰山地貌奇特,景色迷人。它虽然没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妙,但它却称得上是孝感的“张家界”。

当你来到双峰山脚下,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两座高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置身于双峰之间,景色美不胜收,其中最使人入迷的就是双峰山的晨雾。

双峰山的雾是秀美的雾。她好像一位古典少女,把一缕素娟轻轻摇晃,引得游人痴迷。这种美简直无法比喻,不知是晨雾托起了双峰,还是双峰挽留了晨雾,总之,山、林、雾已是密不可分了。漫步于晨雾之中,所有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双峰山的雾是温馨的雾。她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泉水似凝似流。她不属于那种“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浓雾,使人喘不过气来,也不是稀疏的让人乏味的薄雾。她妙就妙在似隐似现,给人以神秘感;她妙就妙在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她妙就妙在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双峰山的雾是有生命的雾。美丽的晨雾就像大山的女儿,亲吻着母亲的面颊。她仿佛得到了母亲的呵护,便把流动的美回报给游人。当你沉醉在她的神韵之中时,不知不觉一轮红日升起此时此刻,太阳仿佛像一个黄中透红的大苹果,向人们展示出更加奇艳的风韵。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双峰山晨雾的神奇。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想一睹双峰山的晨雾,那就快到我们双峰山来吧,我将是你最好的导游!

借鉴提示

文章整体结构严谨,一开始说明“双峰山晨雾”的总特点:景色迷人。接着从“秀美”、“温馨”、“有生命”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景色迷人”的特色。文章采用“—分—总”的方式结构全篇,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文章中还运用了一些同学们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喻,“她好像一位古典少女,把一缕素娟轻轻摇晃,引得游人痴迷”,“她仿佛是一幅硕大的写意画,从天际垂下,使得竹海似隐似现”等;拟人,“美丽的晨雾就像大山的女儿,亲吻着母亲的面颊”,“她妙就妙在宁静而雅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她妙就妙在洁白而亲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等。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使得“双峰上晨雾”变得十分有光彩,令人神往。

文章中使用同学们熟悉的修辞方式以及结构方式会使得我们的感情以及文章更加有文采,这是应该谨记的。

例文4

漫步在公国小道

□厦门一考生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漫步在公园的小道上。

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来。雨,如同万条银丝,从天空中撒下来。像牛毛,似花针,若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山顶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烟,似雾一般的雨,如雨一般的雾,交织在一起,丝丝缕缕,缠绵不绝。轻轻地,闭了眼,沉浸在这好像被封锁在密如蛛网的雨丝中,风儿抚摸着我的脸颊,雨儿滑过我的头发。

如棉絮一般轻盈的雨,如芦花一般柔美的雨,就那么细,就那么柔,在微风中欢笑着,在微风中舞动着。就这么飘着,飘着……向远处望去,透过绵柔的雨丝织成的如烟一般的春纱,只见一片粉红色的云霞望不到边际。

近了,近了,花坛里到处都是海棠,我被淹没在海棠花的粉海里。那么多的花,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似乎每一片花瓣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海棠花!它们有的倚在叶子上贪婪地吮吸着晶莹的雨滴;有的挤呀挤,挤呀挤,挤到最前面,在风中,在雨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有的在绿叶丛中欢快地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显示着自己的喜悦;有的痴痴地仰望着天际,和雨滴们谈着自己的心事。

雨渐渐大了,我立刻跑进亭子避雨。亭外有一潭湖,湖水碧绿碧绿,在雨的点缀下,仿佛是春姑娘用画笔在那一件绿衣服上添上了点点涟漪。湖上依旧泛着那一片青烟似的薄雾湖边依傍着几位姑娘——柳树,她们在风雨中轻轻摇曳着,轻盈地抚着自己那碧绿的头发,生怕伤着自己那刚刚抽出的嫩芽儿来。

雨,终于停了!

周围的一切似乎刚刚沐浴过一般,那么的清新,那么的明亮。

起初,四周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一只小麻雀拍打着翅膀飞了出来,在树梢上停留了片刻,给一个小男孩的脚步声一惊,又扑翅飞进了窝里,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也许小麻雀正在窝里向其他的麻雀们诉说着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呢!

春天,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那春晨岂不更是如此?

借鉴提示

本文写出了漫步在公园小道的感受,作者感受到的是春天。巧妙的是作者利用“雨”这一意象,贯穿全文。从“突然下起的蒙蒙细雨”到“雨渐渐大了”,到最后,雨停了。作者眼中的景物,因为雨的沐浴,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那么明亮。

此文的语言是一大亮点,“风儿抚摸着我的脸颊,雨儿滑过我的头发”,“柳树,她们在风雨中轻轻摇曳着,轻盈地抚着自己那碧绿的头发,生怕伤着自己那刚刚抽出的嫩芽儿来”等,好像一阵春风温柔地拂过我们的心田。比喻、拟人修辞格的运用,使本文更加生动、活泼。例如:“雨,如同万条银丝,从天空中撒下来。像牛毛,似花针,若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如棉絮一般轻盈的雨,如芦花一般柔美的雨”,“也许小麻雀正在窝里向其他的麻雀们诉说着刚才所发生的事情呢”等让我们感觉到那一切的美好,作者的写作意图正在于此。

例文5

夜阑听雨

□山东一考生

人,总是希望诗意一点,浪漫一点;而雨,总是那么充满诗意,充满浪漫。

于是,我独坐,夜阑细细听雨。

追求诗意,喜欢浪漫的,往往是多愁善感的人。我是这样充满浪漫和诗意地在夜阑中听雨。此时,不由得想起两个愁断肝肠的人——张爱玲和林黛玉,一位已是天上的人儿,一位却是梦中的人儿。

提起这两位,人们便会想到诸如“多愁”、“善感”之类的字眼。前不久,我在《读者》上看到有人评价她们二人,且外加一位萧红,都是“临水照花人”。萧红的文笔我没品味过,想必也带着极其伤感的色彩。

戴着金锁片,念着《心经》,经历“倾城之恋”的张爱玲郁郁而终,她的孤寂、她的愁绪以及她的文字都让人感到高深莫测。也许她的文字都是由她的愁绪、她的烛泪化成的,没有人真正看懂。曲高和寡,她越发孤寂了。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的潇湘妃子林黛玉,竟能“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足见她的超凡脱俗了。天下真女子,必有林黛玉。“冷月葬花魂”的惊世骇俗,让我越来越欣赏林黛玉。可叹她在痴情中化为一弯冷月,走了!

不必星光灿烂,不必月华如水,我的心已与空灵汇合。我似乎看见两位“临水照花人”还在世间,愁眉结泪,香魂一缕,幽幽而言。然转眼回首,伊人已逝。

我依然独坐,夜阑细细听雨。

借鉴提示

夜阑听雨,创设下充满诗意的环境,调理出浪漫的情调,怀念着两个多愁善感的“临水照花人”。叹张爱玲烛泪化文,悼林黛玉冷月孤魂,凄婉的文风呈阴柔之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