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重阳节的古诗锦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阳节的古诗一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九日齐山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年代: 隋 作者: 江总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今日几花开。
6.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年代: 唐 作者: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8.行香子·天与秋光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天与秋光, 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 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 一番雨, 一番凉。 黄昏院落, 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 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 蛩声细, 漏声长。
9.贺新郎 九日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有时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去北,日西匿。 1
0.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1
1.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
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定风波·重阳》宋.苏轼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娇,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3.《醉花阴·薄需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祭祖等习俗,这些习俗构成了中国人共同的节日记忆。诗人们用诗词记录重阳节,他们或欣喜、或悲伤,穿越千年之后,依然能打动你我。
所以我整理了几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九日》作者: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3.《采桑子 重阳》作者: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重阳席上赋白菊》作者: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作者:白行简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7.《重阳日有作》作者:杜荀鹤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8.《秋登万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9.《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作者:李煜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10.《重阳》作者: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以上就是关于重阳节比较有名十首诗句,为便于对重阳节的诗句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关于重阳节的小知识:
1.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因为“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2.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民间在重阳节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1.重阳【唐】赵嘏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重阳节古诗大全300首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4.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5.--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江涵秋影雁初飞,和客携壶上翠微。
6.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7.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8.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9.--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
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
1.--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1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
3.--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九日悲秋不到心。
1
4.凤城歌管有新音。 1
5.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1
6.初见雁,已闻砧。
1
7.绮罗丛里胜登临。 1
8.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1
9.--宋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2
0.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2
1.--唐王勃《蜀中九日》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2
2.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2
3.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2
4.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2
5.--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2
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
7.--唐王之涣《九日送别》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2
8.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2
9.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3
0.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重阳节的古诗词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一年佳节过西厢。——吴 文 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3.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4.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5.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6.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7.菊花清瘦杜秋娘。——吴 文 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8.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9.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0.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 文 英《一寸金·秋感》 1
1.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
3.倒照秦眉天镜古。
——吴 文 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
4.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 文 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
5.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
6.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徐灿《菩萨蛮·秋闺》 1
7.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
8.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
9.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20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文森《九日》 2
1.记长楸走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评。——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
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4.初见雁,已闻砧。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2
5.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
6.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2
7.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2
8.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
9.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30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
1.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
2.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
3.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
4.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九日龙山饮》 3
5.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
6.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
7.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
8.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3
9.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4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4
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
2.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
3.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4
4.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4
5.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王逊《西夏重阳》 4
6.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4
7.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
8.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潘希白《大有·九日》 4
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50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
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
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
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古诗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
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
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九日雨中》唐·徐
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6.重阳时节。
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
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唐·徐铉
8.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祐
10.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
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重阳节古诗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关于时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名“茱萸节”,“菊花节”。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通常在公历阳历的十月份。关于命名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在农历的九月初九那天,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关于意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重阳节的古诗大全01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朝·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日齐山登高》唐朝·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02
4.《蜀中九日》唐朝·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小梁州·九日渡江》元朝·汤式——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6.《九日》唐朝·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03
7.《折桂令·九日》元朝·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8.《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朝·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9.《九日送别》唐朝·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04 1
0.《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朝·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1
1.《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朝·崔曙——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1
2.《霜叶飞·重九》宋朝·吴文英——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