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祭母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zuowen 0

四言诗·祭母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四言诗·祭母文》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篇《祭母文》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四言诗·祭母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四言诗·祭母文 近现代: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译文: �。

催人泪下的七言祭母文有哪些?

呜呼吾母命归天,寿享在世九十三。吾母一生多坎坷,好时没有苦时多。

吾母姓温名四妮,祖藉权寨郑楼村。生于一九二三年,农历癸亥九月间。吾母家炃姊妹多,日子过的如油煎。老爷经商无音信,孤儿寡母太凄惨。大舅西川家中贫,五十多岁才结婚。

二舅富泉被抓兵,年近七十才回村。大姨二姨童养媳,受了不少窝襄气。三姨从小当佣人,童年就得伺候人。

母亲五姨年龄小,跟着姥姥过日子。吾母十九结姻缘,成为何庒梁家人。吾母共生五弟兄,无女全是男甲叮长子名叫梁、、,生于一九四四年。

次子名叫梁、、,生于一九四七年。三子名叫梁、、,生于一九五0年。四子名叫梁、、,生于一九五三年。

五子名叫梁、、,生于一九五七年。五子先后到人间,您说养育有多难。若问人间谁最苦,最苦莫过俺父母。国家不强民生艰,吃穿成了最关键。

吾母当年很要强,能说能干有主张。家里地里一把手,日子再苦不言难。白天下地农活干,一天衣服汗不断。忙了地里忙家里,一日三餐得做饭。

晚上灯下做针线,油灯亮到五更天。缝新补旧连夜赶,每天都是连轴转。冬天纺线腿冻彊,烤把柴火接着纺。夏季织布汗流淌,蚊虫叮咬不好防。

一年两季换衣裳,做了夏装忙冬装。新的衣服没做好,身上衣服又穿烂。吾母没有上学堂,五个儿子没文盲。

再难送儿把学上,当时她很有眼光。吾母育儿她有方,育儿警句她常讲。男儿争气家兴旺,人活一生不冤枉。

知恩图报情义长,对待恩人不能忘。为人处事要善良,人敬尺来我敬丈。看菜吃饭互谦让,量体裁衣别争抡。人走千里爱勤人,勤快之人人敬仰。

勤俭持家是个宝,富时要想穷时光,不义之财不可取,若取必会遭祸殃。儿子有错她不护,有错无错全光顾。方法虽然较粗暴,棍棒之下出孝道。

她的教育儿受益,五个儿子很争气。虽然没有大出息,众人面前能站立。吾母仙逝催我心,呼天呼地祭母亲。吾母高风明大义,奉公守法好公民。

吾母亮节能宽容,尊老爱幼和乡邻。吾母慈善有爱心,乐善施好帮助人。吾母一生勤节俭,周密计划会打算。

吾母生来秉性硬,只服软来不吃硬。吾母遇难不悲观,含辛茹苦永向前。

四言诗·祭母文的注释译文

1.呜呼:叹词,表悲痛。

2.遽然:急速、匆忙。

3.温吐:回想倾吐。

4.恨偏:愤恨不平。

5.覆载:天覆地载,言其多之意。

6.恺恻:平易诚恳。

7.庶汇:众人汇集。

8.手泽:手勤润泽,亲手操持。

9.劈理分情:分清感情和理智,不以感情用事。

10.物无遁形:凡物皆能见,是说看问题全面。

1

1.戚里:亲戚邻里。1

2.五德: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为人的五种品德。1

3.荦荦:明显。

1

4.乃其大端:就其大的方面来看。1

5.如在上焉:好似天上的神明一样。1

6.三纲之末: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之末指封建礼教的末期。1

7.各务为良:希望个个成为有用之人才。1

8.又次所怀:还有所挂念的。1

9.或属素恩:有的是平时给您恩惠的。

20、或多劳瘁:有的是多为您劳苦的。2

1.均待报赍:都等待送物报答。赍:给物给人。2

2.总兹:总起这些。

2

3.盛德所辉:大德所放出的光辉。2

4.悃忱:诚恳热情。2

5.则效不违:仿效不违背。2

6.必补遗缺:必补上遗憾之处。

2

7.念兹在兹:想到您在这里,您就在这里。2

8.此心不越:我们的心离不开您。2

9.春晖朝霭:春阳晨雾。

30、精禽大海:像精卫鸟衔着石子想填平大海一样,矢志不移。指母亲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完。3

1.隳:毁坏。

3

2.惟挈:只提着。3

3.置其粗浅:把大小事情都放在我们心中。3

4.家奠:家中用酒食祭祀死者。3

5.觞:古代喝酒的酒具。

3

6.尚飨:请您享用酒食。 “祭文”就是祭奠亲人和好友而写的押韵的文辞。明代徐师曾在《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

”毛泽东的这篇《祭母文》采用四言韵语,可说是一首四言诗。它重在叙事和抒情,歌颂了母亲的盛德和养育之恩,表达了自己对母亲逝世的无限悲痛之情。全文分五层来表述:第一层,写母亲的早逝和辛劳养育子女,以致积劳遭疾。“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先说母亲生有七子,仅存活三人,辛劳一生,如今匆匆而逝,仅享年五十三岁。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因患淋巴腺炎去世。此前两月,毛泽东还领母亲在�。

祭母文经典散文

祭母文经典散文1 横山肃立,蠡水含悲。麻衣兴草木之哀,灵柩堕山川之泪。

恸乡亲之吊念,奠爆哀鸣;忡孺子之号啕,丧钟凄泣。慨有今生,怅无来世。儿呼此际,母醒何时?望音容兮何在,寸断肝肠;看手泽兮尚存,两行泪涕。叹慨一生之梦,愧报三春之晖。谨具清香,恭惟薄祭;虔呈蔬嚼,痛托哀意。

鸣乎母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根扁担,扛尽人间苦难;两只芒鞋,履遍世上安危。寒来暑往,历尽艰辛;星移斗转,饱经风雨。

理麻纺线,四邻悉睡;披星戴月,万籁俱寂。手窘家寒,赖野菜以裹腹;育儿送书,靠卖柴而维系。扶犁踏耙,女流胜过男汉;教子课孙,巾帼不让须眉。

兴家创业,甘受一生之苦;望子成龙,不惜五尺之躯。筋枯骨瘦,皱纹满布沧桑;目瞽腰弯,鬓发尽染银辉。吾欲天边之月,母堪踮足而钩;儿求海底之珠,娘愿纵身以取。

和煦阳光,涵虚有度;真诚母爱,浩瀚无比! 伟哉母也!忠厚处世,尽人悉知;克已待人,有口皆碑。人投之以桃,母报之以李。济困扶贫,无分老幼;怜孤恤寡,不论贤愚。橐空囊洗,尚悯他人之不足;滩干水尽,不知自己之无鱼。

严于律己,言行不染尘埃;宽在待人,左右无生是非。奉婆至孝,尝怀割股之心;友妯恭弟,不乏让梨之礼。安贫乐道,不贪意外之财;尊规守纪,无取投机之利。尊仁义之标模,遇贤不妒;鄙奸邪之渣滓,逢善无欺。

论功德之高,实无量也;叹命运之舛,,其有天焉?倦鸟残阳,鸿鹄岂如篷雀;寒蝉冷月,桑榆亦是东隅。善根之善安酬,根非不实;因果之因胡报,果亦空虚。佛人倘在,能不呜乎;道性如存,须尚太息。 噫嘻母也!儿惭羊子,空怀泣杖之心;义愧鸦雏,难尽刳肝之想。

油竭灯残,斯对朔风之萧萧;烛尽泪干,彼期阴雨之茫茫。母爱似海,思沧海之渺渺;娘恩如天,哭昊天之苍苍。未承菽水之欢,三生恻憾;无作莱衣之舞,五内凄怆。

泣血难倾孝意,鞠躬不尽悲伤。儿将承前启后,卧薪尝胆;孙定继往开来,奋发图强。母经八十六载,忧缠业境;此去三千界外,乐渡慈航。

朗朗之日月含情,功悬绩像;默默之田园拭泪,迹留余香。泣立寒碑,青山起敬;痛埋慈骨,黄土开光。家仰高风,永步勤劳之路;世留美德,长流俭朴之芳。慈母有灵,伏祈尚飨! 祭母文经典散文2 公元20xx年4月10日11时20分,在浅昏迷了整整8天后,母亲静静的走了。

这一次,她不是去昆明姐姐家,也不是到瑞丽看兄弟,她是走完了自己一生的路,在冥冥中悄然飘向另一个世界,去探望她在病床中念叨不断的外婆,与先走了十年的父亲相聚了吧。 小时我躺在母亲怀里撒娇睡觉时,常常听她轻轻哼着催眠曲慢慢睡去,记得她最爱唱的一首催眠曲歌词至今还深深记在心里:小白菜呀,命真苦呀,三岁两岁,没了爹娘……那时,不知歌词儿的含义,只是觉得平常大嗓门的她,唱这首歌时则声音低沉婉转,让人听了会慢慢安静下来、慢慢睡去。长大了,慢慢从亲戚和她的讲述中支离破碎的了解到母亲的身世:外公早年携马帮到缅甸做生意,病逝在域外;剩下孤儿寡母在亲戚资助和外婆的努力下艰难生活,到了母亲

7.8岁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外婆因病撒手人寰,丢下了她万般疼爱牵肠挂肚的母亲,母亲在漆黑的夜晚含着眼泪,拼命抑制住恐惧,跑到亲戚家呼喊救助…。

我想像着母亲当时的心境,那种绝望、恐惧、无助,热流涌上眼眶,止不住身体轻轻抽搐,思维渐渐空白…。 早年的母亲孤苦伶仃,虽然有好心的亲戚收养了她,给了她关爱和呵护,这根苦命的小草才得以生存下来,我们又有了她常常念叨的新外婆,但她内心的凄苦,我无法完全理解,只是在她的生活轨迹和一些行为举止中,若隐若现的现出童年的凄苦生活阴影:她异常节俭,即使是破烂不堪的什物,她也要小心收藏,以至她的房间被各种物件堆满,而且绝对不允许别人擅自搬动,就算是她疼爱的儿子、孙子;购买东西,绝对不买高价的,菜蔬则到快散市才去买便宜的;对别人高度防备,就算是自己的至亲也会防备有加…。 作为一个妇女,她没有读过书,也许她有许多缺憾,不会裁衣、不懂拾掇,甚至作出的饭菜也没有多少色香味,或许这跟她小时的经历有关,没有人手把手教她,缺少润物细无声式的引领。但她又是合格的家庭妇女,她爱家、爱孩子,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我们一家兄弟姐妹四人,二姐在六岁时患上了脑膜炎,在六十年代初那可是难以医治的大病,虽然母亲竭力医治姐姐,最后还是在父亲怀里走了,父母万般悲痛,为了留住孩子,确保她们健康平安,母亲以她特有的方式,表达这种特殊情感,在以后的日子像个守护神似的时时守护者孩子,没有一刻的懈怠…。她不顾别人笑话,分别给孩子取了怪怪的小名,以求上苍保佑孩子平安,老大叫“老瘪”、老三叫“买得”、老四叫“憨牛”,不怕邻里嬉笑高声呼叫自己的孩子,据说这样就能确保留住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小时的我,体弱多病,经常发摆子、感冒,只要稍稍有点异样,她就会背起我,向医院飞奔;一次我吃了野红袍,上吐下泻,干了一天苦活的母亲,顾不上吃晚饭,背上我走了四公里,送到分场医院…。

记不清多少次,她将我背到医院,记不清多少次,她苦苦央求医生治好我的病,她对孩子的过分关怀,几近神经质,以至很少说话的父亲也会提醒她,是不是不必那么紧张,每每这时,母亲总会扯起她的大嗓门,冲父亲大吼“老头子,你不管娃娃我管!”…… 母亲不董什么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但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关怀支持孩子读书。上小学时,需步行1个小时,每天早上,五点半,或者六点,她就会先起床,做好早饭,然后唤醒我和弟弟,招呼我们吃完早饭,带上中午的便当,扯上大嗓门“快走快走,不要迟到,记着招呼好弟弟”,从小学到初三,天天如此,无论天晴、风雨,无论春夏、秋冬,以至开学期间,一听到母亲大嗓音:“上学了、上学了,小懒鬼,太阳照�。

中国当今最好的祭母文七句

中国当今最好的祭母文如下:闻一多“《祭母文》”,即《七子之歌》;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1.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2.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4.威海卫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5.广州湾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6.九龙岛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7.旅顺,大连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的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扩展资料:诗词:《祭母文》作者:毛泽东全文: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皑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捆忧,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