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10首七言绝句
重阳节的古诗10首七言绝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日齐山登高》、《蜀中九日》、《重阳席上赋白菊》、《九日蓝田崔氏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日次韵王巩》、《九日五首·其一》、《九日送别》、《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唐代〕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翻译: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3.《蜀中九日》王勃〔唐代〕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翻译: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4.《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唐代〕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翻译: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5.《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唐代〕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翻译:人老了,又面对着悲凉萧瑟的秋色,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阳佳节,我也来了兴致,和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稀落落,因担心帽子被风吹走,笑请旁人把我的帽子扶正。
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
重阳节诗词七绝七律?七律:重阳感赋。笑对风霜鬓发苍,登高望远此重阳。
人因秋暮无须懒,菊为寒迟不肯黄。海角君居寻喜悦,天涯吾道任荒唐。欣斟桂酒陶然醉,泼墨吟诗似梦香。重阳登高。登高不惧夕阳斜,极目群峰溢彩霞。
远望枫红穿眼过,近观野菊卧陶家。霜寒酿得青山醉,风冷吹成碧水瑕。三径归来香满路,清风一曲踏琼花。
七绝:
一.九九重阳菊正黄,酒浓蟹醉稻芳香。登高望远云天阔,寄语琴心并物扬。
二.欣逢九九又重阳,染尽枫红菊色黄。
笑语欢歌情浪漫,登高望远醉峰乡。
三.登高攀顶劲无穷,袖底寒风一扫空。历尽沧桑红似火,一年更比一年红。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九九重阳节七律诗句诗词1.诗人自古意难偿,唱罢相思吟白藏。
2.欲向金风求美句,任凭玉露润词章。
3.千千心结文兴赋,九九重阳诗韵香。
4.满眼菊黄葩蕊艳,还疑秋节是春光。
5.一瓣多情枕砚边,相思盈语寸毫前。
6.秋风将别诗如酒,珠玉难联月似年。
7.露冷滴声空落寞,心清吟菊尽陶然。
8.良宵遗梦任伊去,且做浮云黄鹤仙。
重阳节的七绝七律一.蜀中九日唐代诗人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二.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代诗人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三.九月十日即事唐代诗人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四.九日齐山登高唐代诗人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译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重阳节的诗句七律1. 关于重阳节现代自编七律诗句 关于重阳节现代自编七律诗句
1.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律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知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道,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 郑谷《菊》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版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权。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我要征集重阳节自创诗句 晋·王淑之《兰确铭》: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红楼梦咏菊花诗十二首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 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 休负今朝挂枝头。
]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宝钗蘅芜君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探春蕉下客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
描写重阳节现代七绝诗描写重阳节现代七绝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该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扩展资料: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九九重阳节古诗九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九九重阳节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安登高 作者:杜牧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谢新恩 作者:李煜 唐 体裁:词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诉衷情 作者:晏殊 宋 体裁:词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清代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唐 体裁:五绝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寄郑丰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 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 还当采时菊,定未授寒衣。 欲识离居恨,郊园正掩扉。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王勃 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作者:白行简 唐 体裁:五排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旅中过重阳 作者:朱庆馀 朝代:唐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九九重阳节七律诗一首九日登清水营城齐之鸾 〔明代〕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亦收录此诗。清水营,明代堡寨,故址在今灵武市磁窑堡镇清水营村境内。原旧城周回一里许,弘治十三年
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之为二里。
城堡北侧临靠明长城,东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长城内侧沿线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在长城沿线众多的屯兵城堡中,清水营城是一座较大的屯兵城堡。朔方三度重阳节:在宁夏过了三次重阳节。河曲:黄河。
干旌: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太宰:官名。
明朝为吏部尚书的别称。蹜sù:形容小步快走。《万历朔方新志》作“缩”。
系书: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齐之鸾齐之鸾,男,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县城人,明朝有名的直臣,事迹入选明史,为桐城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
据传齐之鸾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齐之鸾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明正德六年
1.511年29岁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依据《蓉川公年谱》和《复姓疏》,齐之鸾先世尝居凤阳,元末迁居桐城,明初占籍县市乡,一百多年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正月初八日公元1483年,家族第六世齐之鸾出生于安徽桐城县城太平坊之旧第。
重阳节现代七律诗句一忙里偷闲漫话秋,疏枝悯柳许添愁。茱萸箍袖登高处,野菊牵衣撩兴头。
赊酒当题良骥啸,赋诗且任浪摇舟。无情岁月催人老,便着轻装上小楼,二便着轻装上小楼,田翁倾力展鸿猷。良田万顷铺笺画,汗水千盆洗棹讴。今岁咏秋情未了,明春织锦志能酬?长江滚滚归东去,敢劝时光顺我流。三敢劝时光顺我流,余生爱伴庾公楼。
谈经数九消残日,习射寻常赌劲秋。串串题糕赠有旧,番番落帽怨无由。一丘肥水生梁粟,是处鹃红节令猷。
四是处鹃红节令猷,江山万里竞高楼,润喉一曲歌腔走,沉首三思拄杖游。朝览洞庭纹浪汩,暮观渔火水中幽。地灵人杰中华秀,闪耀群星亮九州。
五闪耀群星亮九州,万宗归海溯源头。红霞偏向英才覆,紫电平添美德求。人似黄花妆景喜,岁催白发赋闲愁。
放歌清啸黄昏后,莫道重阳界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