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奴婢知道错了,也会记住今天的教训。那姑娘要罚奴婢什么呢?”樱桃垂下眉眼,虚心认了错,很自觉地主动领罚。
海涛轻笑:“今天就不罚你了,其实你表现还是不错的,勇气可嘉,算你功过相抵了。”
“真的?那谢谢姑娘了!”樱桃愁容顿消,高兴得堆满一脸甜笑。
免受责罚心情自然就轻松愉快,樱桃忍不住八卦起来:“姑娘,我看刚才那两位将军年纪都不大呢,可惜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也不知道他们家住哪里?我后来才发现他们生得可俊了!两个人分明长相不一样,却是一样的俊美,简直比戏台上的天神还好看!哎呀,我长这么大,从没见过那样好看的人!”
海涛问道:“你要打听他们姓名、家住哪儿,想干啥呢?”
“没干啥,就是,若知道了他们家住址,往后有机会路过,可期望能再看一眼啊!”
海涛噗哧笑了,人都说好色之徒,没想到自己身边出了个好色丫头,以后要称她为好色女子?简称色女吗?
哈哈哈!这可真是件乐事儿!
雪梨给了樱桃一个大白眼:“你可老实点罢,姑娘稍稍纵着你些,胆儿就肥了。还敢再去看人家?也不想想你刚才怎么骂人怎么动手动脚,他们若是计较,你能不能回得来还说不定呢!”
樱桃撇撇嘴,心下不服,倒是没再吭声了。
马车还真有些损坏了,海涛叫雪梨赏给车夫五两银子,交待今天的遭遇可以告诉孟琳,但有的细节能不说就不必说,然后让车夫赶紧把马车修修好,这是孟琳的专用马车,下雨天或平日不想骑马,他就坐这车子外出。
主仆三人进了伯府,管家忙迎上来询问四姑娘可有伤着?说是府里都知道惊马之事,二老爷和大少爷已出府去寻找四姑娘了,海涛心知是余贵回来报的信,便让管家派人给他们递个讯,就说自己已安全回府。
因头发妆容全乱了,这副样子也不好到老太爷、老太太跟前去,就先回静玉轩梳洗、更衣,此时已过饭点,石榴拿着银子去大厨房另做些饭菜回来。
还没等吃完午饭,孟琳急匆匆过来了,问海涛可有伤着哪里?显然他也知道了惊马事件,海涛又约略说了一遍:惊马后来被两位不知姓名的将军制服,自己和丫环都无事。
孟琳也看到女儿安然无恙,松了口气,告诉海涛:余贵被甩下马车,小腿骨折了,好在他身上带有些银子,请人把他送去医馆,同时另托了两个人,一个去寻孟琳,一个回伯府报信。
海涛倒不祈望伯府人有多紧张她的安危,只是听说余贵骨折,不免有些歉意,当时两个披甲少年护送她们回来,竟把余贵给忘记了。
向孟琳询问了两句余贵的伤势,想着等迟些让雪梨给送些银两和补品过去。
孟琳说道:“余贵那里我给他打点好了,倒是你二伯父和大堂兄得知后,急急跑到兴安街和附近街巷四处找寻你,后来与我遇上,管家派了人出去我们才知道你已安全回府,回头你也向二伯父、大堂兄道声乏。”
海涛点头答应。
孟琳在外面也没来得及吃午饭,就在静玉轩和海涛随意用了些,饭后喝着丫环沏来的西湖龙井,一边告诉海涛他在富华街买到了些贵重药材和好补品,明天可以送去白府。

随后话题又转到今天的惊马事件,孟琳十分遗憾没能尽早向那两位将军致谢,又教导海涛,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务必问清人家的姓名。
海涛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一次惊马就差点吓死了,还想着下次?这个爹果然是要不得的。
孟琳见海涛喝着玫瑰花茶,想到自己喜欢的碧螺春和龙井已经喝完了,柳氏还没给续上,便问海涛:“你这还有些什么茶?既不喝,留着倒成了陈茶,拿给爹爹吧。”
海涛看看身旁的石榴,石榴答道:“回老爷,姑娘房里除了各样花茶,原还有大红袍、雀舌、龙井、碧螺春,上个月太太又给了一包君山银毫,因姑娘极少喝茶,日常只喝花茶和白开水,太太便让用这些茶叶漱漱口,也能知道各样茶的香气和味道,但前些天姑娘犯了‘春困’总在昏睡,大太太和几位姑娘前来探望,看到有那么多茶叶,就各自倒了些去,如今每个茶罐都只剩个罐底儿了。”
孟琳默然,心里对蒋氏愈发厌恼,但他自然不会当着女儿的面显露这种情绪,只沉了脸责斥石榴:“你们这些人做什么吃的?没服侍好让姑娘生病了,连姑娘房里的东西都看不住,要你们何用?若再有这样事情,定不轻饶!”
父女俩又说了会话,孟琳问海涛与西乡侯张二姑娘是否很要好?并说海涛长大了,应该多交际交际,多和张姑娘那样的闺阁好友来往,参加些闺秀淑媛们的花宴、聚会,开阔眼界也长长见识。
海涛心里一动,前世母亲走后,蒋氏和大杜氏不知因为什么,一直将她拘着,府里其他姑娘都可以去参加外头相邀的花宴酒席,唯独她不被允许,原想着今世估计也差不多一样情形,正要找应对法子呢,此时听见孟琳如此说,便顺势道:“以往母亲倒是常带我去外面走走看看,如今母亲病弱,只怕祖母和大伯母不允许我外出与闺友往来呢?”
孟琳喝了口茶,摆摆手:“我会去与你祖母说明,至于你大伯母,她管不着你的事,以后,你不必听她的。”
“是。”海涛从善如流,装作很淡定的样子,实则心里乐呵呵——母亲要和离不再回来,她以后想去见母亲和妹妹,可就方便了!
孟琳不知海涛内心所想,只管又把自己打听来的关于永福县主的一些事情都告诉海涛,教她明日去到白府该如何如何做,一定要劝告说服柳氏,尽早回归孟府。
等到日头偏移,估摸着孟老太太午睡起来了,孟琳就带着海涛往寿安堂去请安,顺便让长辈们看到海涛无事,教大家放心。
第四十二章 阴谋
走到半路,遇见了孟老太太身边的大丫环绿珠。
绿珠朝孟琳和海涛行礼,笑着说老太爷、老太太牵挂四姑娘,午间歇息都不得安宁,这会子想着四姑娘应也歇好了午觉,就立马着人过来瞧瞧。
孟琳说声劳母亲惦记了,催海涛快走。
海涛暗自冷笑,前世今生孟府两老都对自己冷冷淡淡,没什么情份,老太太身边的丫头倒是调教得不错,几句漂亮话说得孟琳都信了。
去到寿安堂,除了孟老太爷和老太太,孟大老爷孟瑞、二老爷孟琦都在,海涛随孟琳给上座的二老请过安,又一一见过大伯父、二伯父,孟瑞、孟琦只是点点头,孟老太爷看了看海涛,说声没受伤就好,还记得海涛身子骨弱,开恩让她去座位上坐下。
孟老太太却没那么好说话,不待海涛坐下,并不问海涛有没有吓着,直接板起脸责斥:
“这是哪家的规矩?出门都不用向大人禀告的吗?若你吱个声儿,家里自然要给你配备随行的仆妇婆子,样样照顾妥当了,哪至于让马车受冲撞?
管家报说你们主仆三人回来时,蓬头垢面衣裳不整的,跟那街上乞丐儿似的,真真丢人现眼,你还有脸招摇,要带累你几个姐妹的名声了你知不知道!看来都是让你那不知所谓的娘给纵坏了,打明儿起,你每天清早过寿安堂来,我得亲自教导才成!”
海涛想辩解自己没有像乞丐那么狼狈,但老太爷和两位伯父都在,心知他们这是有事要商议,这种情形下跟老太婆争执没好处。
但她可不愿意每天来寿安堂,且不提孟老太太能教给自己什么好规矩,她根本也不相信孟老太太真会为了自己费心费神。
这孟老太太是出了名的重男轻女,但她很奇怪的,只轻看别人生的女儿,她自己的亲闺女以及那个养在身边的外孙女,却又被她疼爱到骨子里。
孟府三个房头所出的姑娘,全都是孟老太的亲孙女,可以说没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