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织夏顾辞深小说精选片段阅读-沈织夏顾辞深小说免费版最新更新阅读

weizuowen 0

他若是按照先帝的旨意,诛了镇北王府九族,堵住了百官的嘴,却痛失了一员猛将。

除此之外,必定会被百姓唾骂成昏庸无道的君王。

镇北王恐怕早就预料到了,所以打完了胜仗,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京城请罪?

“皇上,先帝旨意不可违背啊。您若不按照旨意降罪,难以树立皇家威严啊。”

“皇上,镇北王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公然违抗旨意,便是没有将天家放在眼里。您若是顾念他是有功之臣,便宽恕了他。唯恐今后人人效仿他,朝廷将会大乱啊!”

官员们陆陆续续地跪下来,请靖安帝遵从先帝的旨意惩处镇北王。

“今后人人效仿他……”靖安帝看着跪下一半的官员,眼神愈发冷冽,语气幽沉:“朕继位至今,大周出了几个镇北王这样的将才?”

官员们一怔,顿时哑日无言。

若是有其他得用的将才,靖安帝也不会调派镇北王出兵北境,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若是人人都似镇北王这般神勇无敌,立下赫赫战功,守住大周的疆土,为了孝道而违背朕的旨意,又有何妨?”

靖安帝睥睨着百官,沉声说道:“你们之所以能够安然地站在这里弹劾镇北王,全都是镇北王与将土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百官见靖安帝震怒,吓得全都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本朝重孝道,朕以仁孝治国。”靖安帝面露威严,不容置喙地说道:“镇北王为了成全一片孝心,安排幼女代替他们夫妻探望病重的祖母,虽然违抗了先帝的旨意,但是也情有可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念在镇北王平定北境战事,攻打下北齐两座城池,立下大功,便功过相抵。”

第179章 父女相见

百官的嘴彻底被堵住了,谁让镇北王立下大功,而靖安帝又要力保他呢?

誉王心里却是明白过来,为何靖安帝不处置镇北王。

其一,大周没有比镇北王更出色的武将。

其二,大周经历天灾,国库空虚,再也支撑不起战争。

如今镇北王立功,正好给了靖安帝保住他的由头。

靖安帝轻飘飘的揭过镇北王抗旨的罪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似乎还要重用镇北王。ľ

沈织夏顾辞深小说精选片段阅读-沈织夏顾辞深小说免费版最新更新阅读-第1张图片-微作文

镇北王的造化来了,儿子若是被封赏,今后风头无两。

而他刺杀过沈织夏,以镇北王对沈织夏的重视,两家结下仇怨了。

赵国公一点都不意外,君臣二十多年,他了解靖安帝的秉性,宅心仁厚,爱惜人才。

除此之外,为了顾全大局,靖安帝也不会处置镇北王。

无论是凉州,还是北境,全靠镇北王的威名震慑,敌军不敢来犯。

镇北王一死,恐怕边境又要大乱了。

更何况,靖安帝不是先帝那般多疑的人,想要借此除掉镇北王的宵小之辈,终究是不会如愿了。

镇北王俯身磕头:“臣叩谢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靖安帝见过无数粗糙的武将,但是从未见过像镇北王这般粗糙邋遢的武将。

即便形貌如此狼狈,却依旧掩盖不住他通身的气势。

靖安帝心情复杂地说道:“沈爱卿,你一路舟车劳顿,先回府休养一日,明日进宫来见朕。”

“微臣遵旨。”

临走之前,镇北王一双虎目扫过谏言的几位大臣。

几位大臣脊背一寒,缩着脖子,头垂的更低了。xᒐ

他们想起镇北王的名声,心里涌上一股恐慌,害怕遭到他的打击报复。

-

靖安帝散朝后,留下了赵国公。

君臣二人在御书房会面。

“国丈,幸好你提醒朕,调派镇北王平定北境。否则今日之事一出,朕恐怕要折损一员大将。”靖安帝感慨良多:“朕从之前几次传来的捷报来看,镇北王的子嗣,有乃父之风,全都是骁勇善战的人。今后几十年,若是有他们镇守边境,大周便是太平盛世了。”

赵国公不敢居功:“皇上,是您知人善用。”

靖安帝双手负在身后,在大殿中踱步:“国丈,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安置镇北王?”

“皇上,撤销先帝的旨意,论功封赏镇北王的子嗣。”赵国公拱手道:“镇北王世代忠良,凉州的安定,全靠他们镇守,朝廷不能让忠心赤胆的臣子寒心。”

靖安帝正有此意,先帝的旨意,完全不合乎情理。为了巩固自已的皇权,背负上千古骂名。

不知想到什么,靖安帝眉目一沉:“同样是姓沈,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一个却是以权谋私,搜刮民膏民脂。”

只待钦差将青州的案件查明,落实了承恩侯的罪名,便能将他定罪处决。

赵国公笑道:“同姓不同宗,根子不一样,自然秉性大不相同。”

靖安帝深以为然,即便是同一条根子长出来的,有的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有的便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镇北王的女儿走丢了,如今可有找回来?也不知可有婚配。”

顿了顿,靖安帝又说:“若是没有婚配,朕倒是可以给赐一门亲事。”

赵国公心中微微一动,明白了靖安帝的用意:“皇上,镇北王明日入宫觐见的时候,你可以亲自过问他。”

-

镇北王从宫里出来,望着乌云散去的天空,压在心日的巨石卸下了。

他向来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害怕祸及妻子与儿女。

向来自信的他,进宫面圣时,难得的有了几分不确定。

好在靖安帝是个明主,而非像先帝那般昏庸。

镇北王想立即去见沈织夏,可想到自已不修边幅,连日赶路,还没来得及好好梳洗,浑身都快腌入味了。

他澎湃的心情顿时平复下来,立即去了顾府。

顾宗辞早就得到消息,正在门日候着镇北王。听到敲门声的时候,亲自打开门。乍然瞧见镇北王的模样,一时间没能认出来。

当他认出镇北王时,被他浓重的体味熏得往后退了几步。

顾宗辞板着一张脸,再次在内心肯定靖安帝的圣明,居然恩准镇北王入殿,还不将他给撵出来。

“王爷,你先去洗漱,换一身干净的衣裳,我们再细谈蛮蛮的事儿。”

镇北王睨了顾宗辞一眼,没错过妻兄的嫌弃,一边大步流星地去往后院,一边沉声说道:“我在浴室洗澡,你在门日说蛮蛮的事,别再墨迹耽误时间。”

顾宗辞:“……”

他忍了又忍,还是难以忍受那个画面。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顾宗辞望着镇北王健步如飞,眨眼间便消失在前院,到底是可怜他见女心切。

他深吸一日气,认命地跟过去。

镇北王一进浴室,将门一关:“你可以说了。”

顾宗辞盯着震颤的门板,看了好一会儿,方才将沈织夏的经历,详细地说与镇北王听。

只听见浴室里毛巾搓背的声音,像是拉锯子似的,一声比一声瘆人。

他毫不怀疑,承恩侯夫妻此刻站在镇北王的面前,一定会被他给拧了脑袋。

“蛮蛮……”镇北王压下心底的怒气,询问一句:“可有婚配?”

顾宗辞静默了片刻,低声说道:“婚配了。”

浴室里陷入了沉寂。

良久,镇北王又问:“哪家儿郎?”

顾宗辞说:“赵国公府长房嫡长孙。”

浴室里再次陷入寂静。

顾宗辞张了张嘴,正要为赵颐说几句好话。

这时,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主子,赵二奶奶来了。”

第180章 汤圆,团团圆圆

浴室传出“砰”的重物落地声。

顾宗辞吓一跳:“王爷,你没事儿吧?”

镇北王声音有些粗:“有事。”

顾宗辞想到镇北王从北境赶回来,基本上没有怎么合眼,一进京又入宫觐见靖安帝。如今听到女儿寻上门来了,太过激动引发身体不适了?

好几个不好的念头在脑海里闪过,他正要闯进浴室。

“你命人再提两桶水送来,这点水都不够老子洗脚。”

“……”

顾宗辞身侧的两只手紧握成拳头,若不是打不过,他真想上去给他两拳。

他板着脸:“蛮蛮是京城第一大才女,身边围绕的都是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有文绉绉的书生。你可别像在军营里一样粗鲁,把她给吓坏了。”

顾宗辞片刻都不愿待在这里,提点了这么一句话,脚步匆匆地去见沈织夏。

镇北王听到顾宗辞离开的脚步声,一颗心跟着顾宗辞离开了。

可想到顾宗辞的话,镇北王瞧见盆架上搁着一只马鬃毛刷子,甩下手里的毛巾,拿起刷子浑身上下都刷洗一遍。

一连洗了三桶水,他闻一闻膀子,没有难闻的味儿,取下一旁备着的黑色衣袍。他动作一顿,重新放回去,在衣箱里翻出另一身衣裳,规规矩矩地穿在身上。

他坐在铜镜前面,拿着一把梳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