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现在就开始割稻了?”
“这是早稻。”
“哦,那你先忙,我先回家看看。”
“……”
回家的一路上,不是遇上这个婶子就是那个叔的,少不了的要打声招呼。
孟春风就奇怪:“他们怎么叫你虞北家的?都不叫你名字。”
“我是桥北的,你姐夫是桥南的,别看我们两个生产队就隔着一座桥,可彼此之间也不是人人都认识。他们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有的人可能忘记了我的名字,但是你姐夫从小就生活在这个队里,他们多半是能想起来你姐夫叫什么,要打招呼的话,可不就这么叫?”
就是这么叫,多少带点男人附属品的感觉。
可她也没必要因为这一点特意去一个个的纠正,纠正了人家也不见得理解,反而觉得你事多,好在彼此之间接触的不多。
“行吧。”
很快到了家门口,她拿出钥匙开门。
孟春风打量了一下四周的房子,这才觉得姐夫家在生产队里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人家都是茅草房,他们家是砖瓦房。
她开门的时候,老二房的柳二婶也开门出来了。
再看到景骁,昔日记忆浮上心头,她脑袋一缩,又回去了。
景骁:“……”
孟春风:“那老太太怎么看你就跑啊?”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
孟春风就没再追问。
到了家里,家里的确打扫的干干净净,席子、床都是干净的,她将窗户打开,风再吹个半天,就能重新住人了。
她放下东西四处看了看,又带着孟春风去宋家那边。

两三年的时间,她当初栽种的那些仙人掌已经长满院墙了。
孟春风说:“你家这院墙看着就安全。”
“里面还有更安全的呢。”
打开门后,孟春风看到那些玻璃渣,顿时撸起胳膊,没被渣都觉得肉疼。
宋家这边也还不错,房子都还是好好的。
看了一会,两人返回。
她带了米和菜回来的,米是大房给的,中午就在自家随意做点吃吃,晚上也是在自家睡的,好在九月里,天不算热,不然没有电风扇,睡在这边可不舒服。
次日一早,她和孟春风提着纸钱和鞭炮前往宋家坟墓地,上面已经长满了青草,宋之尧回来的时候清理过一次,时隔一年又长起来了。
两人就拿着铲子和镰刀先清理一下。
第203章 孟春风终于发现了自己忽略的问题
孟春风清理着自家姑姑的墓碑,还问:“这墓碑上字迹都看不清了,要不要重新描一下?”
“一直看不清。”
“啊?”
“有意为之,以后这些墓都要重新修建的。”
这里面啊,也没尸体,就是衣冠冢。
“这又是为什么?不是,这墓碑是谁立的?”孟春风忽然觉得事情不对劲,他姑可是个烈士,这种身份不管放在哪也不会让墓碑字迹不清晰。
“我叔。”
“你叔???”
孟春风又不傻,心思一转,终于发现了自己忽略的问题。
“表姐,他,他……”
“他什么他,管紧嘴巴,万一害他没了命,我可就不止抽你那么简单了。”
孟春风立刻懂了,心里的震撼犹如万马狂奔。
不过他很快就说:“我刚才什么都没问,我什么都不知道。”
“动作快点。”
“哦。”
半个小时后坟墓清理完毕。
孟春风郑重的给姑姑磕了三个头。给宋家爷爷奶奶也鞠了躬,毕竟来都来了。
等景骁一一跪拜完家人,烧完带来的东西,两人这才拿着东西回家。
回去的路上,她忍不住想起前世的父母,她前世的爸爸单位的人应该会去祭拜他,她妈估计不知道有没有人管,两人不葬在一起,但愿他们都已经重获新生。
到家时,穆老大和满仓满意,穆老二都到了,两人手里还拎着纸钱和鞭炮,既然一起去了,那都要烧烧的。
孟春风留下了。
景骁跟穆老大他们一起前往穆家祖坟处。
他们的一切行动,都被柳二婶看在眼里呢,等他们一走,她就立刻关上门,在自家院里叨叨儿子。
老二房如今已经分家,几个儿媳妇都嫌弃家里老不死的公公,虽然没对她们怎么样,可都那把岁数了,还在外面勾搭人,就晦气。
好在春天那会下雨,老不死的去地里时摔了一跤,好巧不巧,摔倒脊椎,就那么瘫了。
瘫了好啊,其实死了更好,死了就不丢人了。
分家后,老大老二两家都去厂里住了,老三两口子则在村里另外盖了房子住。
平时都不回来,眼下回来,还是中秋了,送点东西回来。
“看看人家上坟多勤快?连个中秋节都去烧烧。再看看你们,你们要是也多去烧烧,老祖宗能不保佑你们吗?不行!不能回回都让大房讨巧卖乖,家里还有没烧完的纸钱,你们拎着,跟在他们后头去烧。”
穆家老二房众人那真叫是大无语。
但柳二婶势必要分一分祖宗们偏心的香火的,早已经从家里找出纸钱塞给儿子们了。
为此母子几人争执不已。
……
因此当景骁他们扫完一圈墓,下山的时候,就遇到老二房三兄弟。
彼此一照面,都没说话,大房几人就下山了。
才走到自家门口,就听到有人喊:“虞北家的,去知青点瞧热闹去了。”
“又有什么热闹?”
“还不是那孙知青,自己复习一年也没考上,偷了别人多通知书,被人家抓个现行,这不,打架呢。”
“哎呦够无耻的!不过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那行,你在家待几天啊?”
“后天就走了,这次回来有事,等我下次回来,咱们好好唠唠。”
“那感情好啊。”
“……”
她是真没打算在家待多久,可即便如此,也把人吓的不轻,诸如那李铁柱后妈,直接带着家里的钱财跑娘家藏着去了,就怕景骁去找上门要钱,事实上景骁都把这家人给忘了。
满仓这会听说她过两天就走,问:“小婶,你不在家过完中秋节走吗?后天就是中秋节了。”
“就是,你再急也不急这两天,总不能大过节的还在车上过。”穆老大也说。
景骁:“主要是我表弟,他们已经开学了,眼下是请假陪我回来的。”
穆老二:“你回去的票买了吗?”
“买的后天晚上的。”
“那你不如这样,后天吃完午饭走,在我家吃,到时候我从运输队借车送你们去市里。”
“也行啊。”
没说一会话,穆老大和穆老二他们就返回县城。
倒是满仓和满意留下了。
下午的时候,还跟孟春风一起去山里转转,捡了不少野柿子和野枣。
次日上午,景骁去一趟穆大姑家一趟,公公嘱咐她过去瞧瞧,说离的近,你不回去倒是不需要去探望,要是回去都不去看看大姑,该说你眼里没长辈,瞧不上人了。
你家那房子在队里,她平时也能给你照看照看。
总归两家还是有来往的,不论你还是虞北,往后去越来越好,那多少还是要讲点名声,去的时候也别买太多东西,就买一条肉两包糖两包果子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至于姨家什么的,那离的远,不过去就不过去了。
亲戚之间大概就这个样,景骁就应下了这个事。
穆家大姑见她过来,自然高兴的不行,还要留她在家吃午饭,不过她没在这吃。
从穆大姑家出来,还遇到那三顺媳妇了。
她拉着一个洗的干干净净,穿的挺好的小姑娘,还挺个肚子,这是怀上了。
看见景骁,她后退两步,显然当初的巴掌让她记忆犹新。
看到她这动作,景骁:“……”
倒也不至于看她如看虎吧,不惹她,她是不会动手的。
两人都没说话,很快就错开了。
倒是三顺媳妇领的小姑娘问她,那个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