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明舒周晋山无广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冯明舒周晋山在线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weizuowen 0

  她语气温柔地做出了进一步的预测,而这一次再无人质疑。

  李家人都沉默下来,哥嫂们的目光还不时转向李彦忠,透着好奇。

  四弟(小叔子)从哪娶来的媳妇M.L.Z.L.,这也太厉害了吧?

  老两口却在对视一眼后,由老太太发话:“我和你们爹都老了,这家里的事也管不动了,以后做什么事情你们兄弟妯娌几个商量着办。要是有什么定不下来的,就让老四媳妇拿主意。”

  这话一出,整个屋子都安静了。

  余静秋面上露出一丝惊讶,她第一时间看向丈夫李彦忠。

  李彦忠握住她的手笑道:“爸妈信任你,你就担下来吧。”

  或许别人家的男人被媳妇压一头,会觉得憋屈,会跟媳妇干架,但李家不同。

  李家之前一直是老太太拿主意的,而李彦忠在前头二十年里,已经习惯了仰视余静秋,就算如今两人做了夫妻,他对她依旧尊重如初。

  见李彦忠表明了态度,李大山哈哈笑道:“我早知道自己不是当家作主的料,我媳妇也不是,正发愁以后这担子谁来接,可巧四弟四弟妹回来了,你们见多识广,又有文化,以后家里的事你们就多担着,谁要不服气我这个大哥给你们出头。”

  李家老二老三一起翻白眼:“谁不服气了?四弟妹这么厉害,咱们跟在后面摇旗呐喊就行,瞎出主意反倒耽误事。”

  男人们表了态,就一起看向家里的女人们。

  三个嫂子哼笑一声:“你们都懂的道理,我们难道不懂?”然后一起转向了余静秋,“四弟妹你就答应吧,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你就是咱家的半边天,大家都服气你。”

  余静秋听完他们的话,笑着站起来道:“既然大家认可我,那我就勉强试一试。”

  话说得谦虚,但行事利落。

  她很快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在村里建一个小型的皮毛加工厂,她来提供技术(冯家以前的产业里就有皮毛这一块),皮毛原材料则从屯里各家猎户手里收集。

  当然,现在不允许私营经济,这个加工厂归属在大队集体里,也算是政策允许的副产业。

  经过加工的皮毛,再送到公社或者县里的收购站去,比原材料的价格高出了一半有余。

  这是余静秋迁居到李家屯后,花了一两月收集信息,最后还是选定皮毛加工这一行,眼下利润不大,但在经济政策允许范围内。

  她本打算过段时间才提出,但今天正好赶上她当家上任,总得要烧一把火,于是就把加工厂的设想抛了出来。

冯明舒周晋山无广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冯明舒周晋山在线阅读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第1张图片-微作文

  这个设想,事先只有李彦忠知道,如今说出来,李家人竟真的无一人反对,纷纷点头笑道:“开厂好啊,我以后也能进厂当个工人,说出去多体面啊。”

  “对,这么长脸的事得赶紧办成了。四弟,四弟妹,要不我们现在就去找大队书记聊这件事?”李大山立刻提议道。

  余静秋笑着摇头道:“不用这么急,咱们先在家加工好几件皮毛,再带过去跟大队书记聊,成算会更大些。”

  李家人纷纷点头。

  于是这个冬日里,李家男人们进山打猎,女人们则在家跟着余静秋学习皮毛加工技术。

  当地人或多或少懂一些硝制技术,但都比较粗陋,而余静秋掌握的却是皮毛行当的老师傅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钻研过传承下来。

  三个嫂子原本只当是学门简单手艺,但看到了加工出来的皮毛如此鲜亮柔软,又没有半点杂质和异味,就不免紧张起来,纷纷跟余静秋保证她们绝不外传。

  以后这技术就当传家宝了!

  余静秋失笑:“倒不用当做传家宝,咱们家的孩子个个都聪明,以后都会有出息的。”

  身为母亲,最喜欢听的当然是别人夸赞自家孩子,三个嫂子喜笑颜开,学得越发认真了。

  等她们学完后,余静秋又把技术进行分解,教给了她们简单的流水线操作工艺。

  三个嫂子一开始还觉得这样麻烦,但基于信任,她们没把这话说出来。

  倒是老太太过来看过后,背着双手颔首道:“这法子好,以后厂子开办起来,别人就算干熟了活,也只知道自己干的那一点,不知道完整的,这就偷不了咱家的传家宝了”

  三个嫂子一听,恍然大悟,对四弟妹越发敬佩了。

  四弟妹余静秋却没有告诉她们,最关键的一个药剂,只有她知道配方。

  倒不是防着嫂子们,而是知道的人多了就不是秘密了。

  况且十年后,这个国家的政策会变,经济会进行改革。

  她现在培养的人,以后都会有用处。

  事情按部就班的推进着,临近过年的时候,大队开了全体社员会议,同意明年开办皮毛加工厂。

  定下厂长为李彦忠,副厂长是大队书记,而余静秋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会计。

  也是在这一天,余静秋收到了从海岛寄来的信。

  一向温婉沉静的余静秋,忽然眼眶湿润。

  “静秋,你怎么哭了?是珠珠那边出了什么事吗?”李彦忠紧张地问道。

  余静秋笑着摇头:“是好事,珠珠生了个孩子,都满月了,信才寄到这里。”

第140章 岳母驾到

  刚过完年,冯明舒就接到了母亲的电报。

  电报是从对岸的港口发过来的。

  也就是说,母亲极有可能已经上渡船了。

  冯明舒顿时急得不行,她将毛毛交给了婆婆,就套上了外衣往外走。

  但刚走出房间,又想起什么,立马折回去,翻出许久没有用的面霜口红等物,迅速在脸上化了个淡妆,增添了气色。

  又脱掉身上灰扑扑的外衣,换了一件颜色相对鲜亮的列宁装。

  最后又重梳了一下头发,就匆匆骑上自行车往渡口赶。

  老太太也着急,一边哄着孙子,一边冲女儿道:“彩凤,你跑一趟营区告诉你哥,他丈母娘快来了,叫他赶早回来!”

  周彩凤“嗳”了一声,拔腿往营区跑。

  渡口的海风很大,刮得人几乎要飞起来,但冯明舒极力站在最前方。

  远处隐约传来渡船的汽笛声,冯明舒立刻踮脚翘首。

  渡船上,三个半大小子吐得稀里哗啦,见人来关心,他们又强撑道:“四婶别担心,我们没事……呕!”

  话未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