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从前小时候,皇叔经常和我说,做人要随心自在,比起高高在上的地位,更希望我能够当个闲散王爷,和所爱之人过自己所喜的生活。”
君逸之说着,还陷入了回忆中。
那岳寺琛却是一怔,思绪仿佛被拉扯回到了很久很久之前。
“他非圣明的君主,祈夏不可落入他之手。”
与君逸之说那番话的时候,他还未曾回到这里。
“五年前皇叔从五台山回来后,性情大变,其实这些年,我一直想问皇叔,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看到了祈夏王朝在君墨言手中,死伤无数,国家衰落一国之君无能荒唐,百姓流离失所。”
“你信,爷曾经经历过那样的一生吗?”
岳寺琛说完,君逸之站在原地。
不知何感想。
只过了许久,道,“皇叔说的,侄儿信。”
“所以皇叔一直以来说的,改变祈夏的宿命,就是如此吗?”
岳寺琛站在那,凤眸微凉,似乎想到什么,点了头,“嗯。”
“那皇叔对县主,也是事先就准备好的?”
算计吗?
君逸之肯定不是。
“爷对她,真心实意。”
听到这话,那外面的纪颜玉刚想打人的手,放下了。
只是,叔侄二人的对话,还是让纪颜玉迟迟愣在了原地。
很多看似无解的事,似乎也都迎刃而解了。

君逸之觉醒了,岳寺琛重生了。
这个世界啊,难怪会崩塌。
纪颜玉直呼,好家伙!
她忙的就跑回了相府。
她表示,要消化消化。
而在寒王府的叔侄二人,却是互相看了一眼,心照不宣。
“皇叔如今让玉儿知道真相,就不怕她继续阻止你和县主的事吗?”
岳寺琛若有所思,“怕只怕她心内已有定数。”
“以我只看,县主倒像是不知情的。”
如临大敌。
这一战,定是要赢得。
这个太子之位,君逸之一定要当的。
……
所有人都做好准备的事情,也一触即发。
次日,长安不知哪来的小路消息。
有人说,那二小姐不是丞相之女,乃是罪臣之女。
那苏小娘是罪臣之妾,纪颜玉非丞相之女,却冒称丞相之女,与那当朝五殿下定亲。
此乃欺君大罪。
一时间,民间传的沸沸扬扬。
长安城的小报上,却出了奇的没有刊登有关于这一消息。
甚至都有人跑到报社求证了。
一切都好像有理有据。
很快,那些寻日里与相府不对付的大臣们,纷纷借机联名参奏纪明楼。
什么知情不报!
欺君犯上!
侮辱皇室!
怎么严重怎么来。
又有人将当日钦天监的预言搬出来。
“臣以为当日钦天监的预言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一个罪臣之女怎么可能是‘神女’?怕不是纪相为了巩固自己地位,想出来的招数。”
第232章 事发2
“老臣认为李大人说得对,谁人不知那朝阳郡主在世时,李司命经常登门拜访,与纪府关系匪浅,这徇私舞弊,倒也正常得很!”
“是啊,圣上,近日来长安城的言论诸多,臣还听闻那梁王殿下的侧妃救下梁王殿下当日,就是天降祥瑞,金光闪闪,说巧不巧正是罪臣之女皇家狩猎受惊坏了脑袋的时辰。”
“我看啊,根本就是李司命收受贿赂,与相爷串通一气。”
以李长峰为首的一众大臣们,纷纷踩踏。
那一旁自然也有辩解的。
“圣上明鉴,相爷两袖清风,为人正直,这些年来,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一个如此正直的官,若是因此被诬陷,怕是让无数百姓寒了心。”
“相爷对我祈夏之心,日月可鉴啊,圣上。”
“是啊,圣上,我等为相爷请命,还请圣上严查,定不要让小人得了逞”
“刘尚书,你说谁是小人呢?本官不过实话实说,那纪颜玉根本就是罪臣之女,纪相此举,难道不是欺君犯上?”
李长峰满脸怒气,很是不屑。
“我看你就是因为上次宫宴,那李小姐和纪二小姐拌嘴,女儿家的吵架,你当真了,还记仇,你等心胸还配为人臣子?为人父母官?”
那刘尚书不甘示弱。
二人针锋相对,又拌了一会儿嘴。
“够了,大殿之上,成何体统?”
君御说完,那二人这才住了口。
“臣知错。”
“圣上,臣这里有证据,可并非空穴来风,那纪二小姐根本就不是相爷之女。”
那李长峰说着,就让人呈上去了证据。
“这上面,当真?”
君御看完后,皱了眉头。
“圣上,臣所言句句属实,那纪相爷这些年养着罪臣之女,还妄图将罪臣之女嫁入皇室,祸乱祈夏江山,这等大罪,其罪当诛!”
“若真让此女嫁入皇室,我祈夏难保江山不保啊!此乃祸事,却硬生生被钦天监的李司命给说成了幸事。那神女必然另有其人,怎会是此女啊?”
一个罪臣之女,怎么可能是神女呢?
开什么玩笑?
而这话一出,那君御自然也是变了脸色。
什么事情,一旦牵扯到江山社稷,那可就是大事。
君御是十分相信占卜算卦这一说的。
只因为,因为钦天监算命从无出错。
那洛昭昭更是神预言了无数。
而此时,竟然有人说,纪颜玉是罪臣之女,不是纪明楼的女儿。
君御怎么可能不产生别的想法。
即便他如此相信纪明楼。
可到底身为君王,江山社稷这一块,那是一点都不能出错。
“纪相,朕问你,那玉儿到底是否是你女儿?”
帝王威严的话传来,纪明楼跪在地上。
神色认真,“启禀圣上,玉儿非臣亲生,乃是梁州御史沈大人之女。”
纪明楼这话说完,那以李长峰为首的大臣们都面露冷笑。
尤其以李长峰最盛,“圣上,臣就说,这纪相以下犯上,妄图祸乱江山,什么两袖清风,不过伪君子罢了,臣请求圣上以我祈夏江山社稷为重,将此奸相打入大牢,秋后问斩。”
李长峰说完,那一众大臣纷纷站队。
原本还站在纪明楼这边的大臣们,也有一些人有了动摇。
白钰堂这时却站了出来,“圣上,相爷之人,您最是了解,怎么可能做出有损江山社稷之事,此事定有隐情,还请圣上明察!”
那君御当然不是昏庸的帝王。
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纪明楼,“朕给你解释的机会。”
“圣上,事实如此,怎能听奸臣狡辩啊?臣以为应当直接斩首示众才是。”
“李大人,你如此针对相爷居心何在?纪相为官多年,所作所为有目共睹,何人能有他为祈夏做的事多?”
“是啊,圣上,这纪相这些年,就是身上穿着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直到不能再穿,哪里会是李大人口中所人,还请圣上明察!”
“行了,都住口,纪相,ᴊsɢ朕让你说,将所有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
君御脸色不是很好。
这纪明楼当真是大胆,竟将如此重要的事情都瞒着他。
还有那洛昭昭。
君御最是信任二人,此刻竟也有种被背叛的感觉。
这种感觉当然十分不好。
那纪明楼也不再隐藏,“圣上明鉴,臣当年救下沈大人妻女,实是因为那沈大人冤枉,蒙冤受死,臣与郡主经过,于心不忍,就救下了沈大人的妻女,沈大人冤死之案,事过多年,臣也已经为其平反,所以不存在什么危害江山社稷。”
“纪相爷这话说得未免太不负责了,那罪臣之女只要活着,怎会不对当年之事耿耿于怀?怎么会不记恨皇家?若是心存复仇之心,皇室必然岌岌可危,岂非你一句两句就能够说得好的?”
李长峰不依不饶的继续说着。
那纪明楼却是冷眼扫了他一下,吓得李长峰有些心虚。
但很快,还是故作镇定。
“圣上,您不相信臣,也应该相信昭昭,昭昭从未出错过,从那孩子出生起,也是昭昭带在身边教养,昭昭教养出的丫头,怎么会对皇室不利?”
是啊,洛昭昭教养的孩子,怎么会对皇室不利呢?
怎么会对祈夏不利呢?
谁人不知道,朝阳郡主洛昭昭最是心怀天下苍生。
她的一生,都是在对祈夏百姓造福。
人人爱戴的朝阳郡主,怎么会不爱祈夏呢?
就是帝王君御,也不得不承认,这心怀天下苍生的人,是洛昭昭。
他这个帝王与之比起来,都相差甚远。
很多时候,君御甚至在想,若洛昭昭是男儿,是皇室子孙,这天下,怕是除了她,再无第二人适合当郡主了。
这是君御心中所想。
洛昭昭对祈夏的心,世人皆知。
谁都能被怀疑,就洛昭昭不能被怀疑。
就是李长峰,也是无话可说。
毕竟,洛昭昭却是如此。
她为祈夏做了太多太多。
“圣上,臣有罪,不该欺瞒玉儿身世,圣上责罚,臣应当受,但臣对祈夏绝无二心,钦天监的李司命也一样,还请圣上查明。”
第233章 帝王偏颇
“纪相爷,事到如今,还要狡辩?那李司命根本就和你串通好的,神女本就另有她人。”
李长峰一口咬定,只是因为他确切的知道,那神女就是梁王侧妃白素素
储君一位,争夺在即。
各大臣明里暗里都在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