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程安柏是要和苏卿昱挤的,后来团团和满满也铺了被褥,又跑去和团团挤。
苏卿昱脸也一红,但是还是收下来了,他察觉到了,这是同窗的善意。
他没有钱财,便只能在自己能做到的地方多帮助他们一些了。
而更多的学子,却因为这顿午饭激动了。
这明显不是林大娘,也不是孙大娘的手艺啊,后厨来了新的大娘了?
然后就看到姜梨走了出来,在和赵舍长告别。
“我就不进去看几个孩子了,麻烦您告诉孩子们我下山去了。”
离得远,学子们没听清,但是却发现了:新面孔!
难道这是后厨新来的……大娘?
这年轻的面容,一声大娘喊不出口,那就新来的姐姐?
再一看,是妇人的发髻,奥,那是新来的嫂子吧。
结果还没激动那么一会儿,就发现,他们以为的后厨的救星,下山去了……
于是,在斋舍,后期便是一阵的哀嚎。
吃过了这么好吃的饭菜,以后他们要怎们面对米饭里面的小石子儿?
心里都在滴血,表面却一定要端得住,他们可是书生,要文雅端方。
书院天地玄黄四个级别,一般新生都是从黄字班或者新生班升上去的,这次竟然有学生直接就进了地字班?
一个班级是固定的十二名学子,而新来的团团满满和程安柏已经苏卿昱则是一起被编进了之前就人数不多的地字丁班。
班里还有人不服气,怎么看都是四个小屁孩儿,怎么就进经学班了?
但是找茬打架的是没有的,只是要比拼。
得知程安柏和苏卿昱都是秀才,便都老实了,然后目光挑剔了就看向了团团和满满。

可是两个孩子只是专心上课,根本就懒得搭理他们。
这时,班里之前功课最好的学子说道:“莫瑾渊,莫时和,要不要和我比一比?”
满满抬头:“比打架么?”
那学子一愣:“有辱斯文!”
团团挑了挑眼皮:“学问从来不是炫耀的工具,你若是想比,月底小考的时候比就是了。”
其实团团想说,他不想比这种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时间。
可是这话说出来实在是拉仇恨啊,不符合娘亲教给他们的八面玲珑的美学。
于是,丁字班都奋起了。
难道还能被两个六岁小娃娃给比下去?
哪怕他们也是经学班最后的班级,也是天麓书院里最后的班级!
而到了晚上,团团和满满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失眠了……
心里的激动和兴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就变得空落落的……
满满小声的喊道:“哥哥,你睡了么?”
团团嗯了一声,表示自己听着呢。
满满却没说话,抱着自己的枕头去和团团挤着去了。
不是没有离开过娘亲,从一个房间,到分开的院子,甚至昨晚都是分开的,可是,得知娘亲真的下山去了,满满心里又空的不行。
哪怕知道年轻就在山下等着他们,还是心慌。
这里,是他们独立的第一步。
团团心里也空,可是看着满满的样子,还是叹气。
感受着彼此熟悉的呼吸,心才慢慢的稳定了下来,渐渐睡去。
而到了镇上小店的姜梨,也有些恍惚,甚至莫夫人和她说话都有些走神。
莫夫人最后都无奈地叹气:“要是舍不得……”
是啊,舍不得怎么办呢?
作为一个祖母,她是真的舍不得,可是,花无百日红,她也知道这么教育,两个孩子能更快的成才。
而萧暮雨看着姜梨一直发呆,便抱着岁岁和年年,拉着圆圆,不停的在姜梨的眼前晃悠。
沉默了一天,姜梨便迅速恢复了活力,然后跑到厨房里各种忙碌。
出来的时候还和姜梨说道:“暮雨妹妹,你是不知道,书院的吃食,和美味就不沾边儿,我得给我两个孩子琢磨点儿放的住的好吃的!”
第439章 懂事儿的孩子有糖吃
所以,是在琢磨吃的,不是在伤心?
那就好那就好。
萧暮雨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就被姜梨推了出去。
“我说你们两个,怎么天天在这儿晃悠,我可没那么脆弱,忙你们的去,不是来看画展情况的么,快去快去。”
程惠恰好路过,本不想干涉这对儿姐妹的感情,听到这个话,忍不住回答了一句:“那个,弟妹……画展结束好几天了……”
姜梨:……
就,有点儿尴尬。
萧暮雨回头瞪了程惠一眼:“咋哪儿都有你呢,忙你的。”
程惠摸摸鼻子,去和岁岁年年以及圆圆玩儿了。
之前周西沉就说过,娘子若是和闺中密友有了矛盾或者不开心,一定要避开。
或者只是安慰自家娘子就行了,多余的话一定不能说。
如今他是懂了,千万不能说啊,说了,你娘子和闺中密友,会一起来怼你。
然后两个人的矛盾也会瞬间解决了。
绝对的一致对外。
然后他娘子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他弟妹的小拥趸。
心酸的程惠自己撤退了。
而姜梨则是惆怅,“咱们晚记的作坊在这边儿也很久了,我看销量也不错,为啥没有学子带到书院去吃呢?”
晚记的作坊就在一江之隔的程惠他们醇亲王府封地所在地,也开了一段时间了,生意很是不错。
距离这么近,就连姜梨都能看到有人在码头搬回来运过来的肉酱放到家里,想吃的时候挖两勺。
姜梨看着萧暮雨:“营销方向失误了啊喂。”
萧暮雨疑惑:营销?
宣传啊,懂了。
之后姜梨又尝了尝这边儿“晚记”出品的肉酱,结果发现,其实味道和南宁出品的还是有差异的。
“其实地区不同,做出来的吃食味道也是不同的。”
肉酱是离不开豆瓣酱的,可是,这里的黄豆品质是不错,可是光照明显不足。
酿制的酱油味道和南宁的就有区别。
虽然味道也不难吃,但是毕竟不是那种味道的极致的咬合。
“看来,可以推广白酱露了。”姜梨念叨。
于是,大家本来还担心姜梨还可能会不适应,她又撸起袖子继续干了。
首先是香肠,对于在南宁出产的“晚记”腊肠来说,这里夏季炎热,冬季又温和多雨,这样独特的气候,其实可以利用发酵做出另外两种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