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隐痛,皇阿玛这次赐下一个身份高贵的侧福晋难道不是看中他的意思么?
八福晋敏感的察觉到八阿哥的心思,她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抓住八阿哥的衣领,低吼着:“胤禩,你可别忘了,当初是怎么和我承诺的!更别忘了,你如今在朝堂上的势力是怎么来的!!!!”
八阿哥神情一冷,代看到郭络罗氏眼中的委屈不安后,还是心软的缓和了神色,安抚她说:“你多虑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对你承诺,你放心吧。”
八福晋放松了些,不过心里却依然揪着,胤禩的性格她再了解不过,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只要她软和姿态,胤禩的态度就不会变多少,但是那个马佳氏,她绝不会轻易放过的!走着瞧!
八阿哥这边后院起火,光安抚郭络罗氏久耗去了他大半的心神,暂时分不出心思来处理其他的事情。
应槐和十三阿哥两人稍稍松了口气,应槐趁此机会去了趟毓庆宫,将八阿哥可能在私底下谋划算计太子的事情悉数都告知了太子,本以为太子会紧张不满,却没想到太子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像是一点都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还淡然招呼应槐坐下。
“孤知晓了,老四,你坐下吧,尝尝内务府新进的云雾茶。”
应槐依言坐下,眉心却微微隆起,不知道太子这是什么意思,是早就知道了此事,已经有所防备了呢,还是自信自己不会被算计到,毫不在意呢?
“臣弟谢太子殿下赏。”
太子无奈的摇摇头,叹息着说:“你还是这么客气,你我兄弟之间,不必如此生疏,更何况,”他顿了顿,“我这个太子还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时候呢。”
“太子殿下!”应槐严肃着脸,“您莫要胡思乱想。”
太子微微摇头,语气淡然:“你不必安慰孤,孤早有准备,你和十三……就不要掺合进来了!”
应槐站起身来,担忧的想再说什么,却被太子直接打断话语,让人将他送出了毓庆宫。
回到府中,应槐坐在书桌前久久不能回神,太子这是………已经放弃了吗?否则的话,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还特意叮嘱他和十三不要掺和进来,难不成他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吗?
怀揣着心事,晚间睡觉的时候都不安生,在床榻间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太子今天对他说的话,越想越觉得奇怪,难以入眠。
德音察觉到他情绪不对劲,回想了一下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八阿哥那边的事情影响不了应槐,那就只可能是今天去拜见太子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她关心道:“爷,可是今日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应槐回过神来,轻拍她的背,将之前十三的猜测和今天太子说的那些话全都告诉了德音,随后犹豫了片刻,补充道:“我觉得,太子好像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可是……….他好像并不在意的样子。”
太子怎么会特意叮嘱四爷和十三阿哥不要掺和进去呢……..如果十三阿哥所猜测的是真的话,那太子肯定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才会特别警告应槐。
“我的猜测和爷的一样,太子殿下应当已经发现八阿哥的谋划了,想必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此番应当是不忍您和十三阿哥牵扯进来,所以才会特意叮嘱的。”德音思索片刻,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应槐点点头,应当是如此了,只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些在意太子说的那句‘我这太子还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时候呢’,他本以为太子是在讽刺老八几个兄弟对储君之位的觊觎,在朝堂上和他争锋相对。
可是回来之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大对劲,总觉得太子在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有些奇怪,好像暗含着什么意思,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德音已经开始打着哈欠犯困了,她轻轻将头枕在应槐的手臂上,柔声劝道:“爷,快睡吧,莫要思虑过多。”
应槐微微用力抱住她,也许是他想太多了吧。他抛却脑中的种种揣测,安然入眠。
……………
五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了,说到这个马尔浑,在历史上并不算有名,但是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安亲王岳乐,他的祖父是努尔哈赤的第七子,马尔浑也算是有着一定背景和威望的宗室成员。
出于对安亲王一脉家族世系的重视,康熙特意下旨,将安郡王以高规格的礼仪下葬,同时颁布了服丧期间的种种禁令,其中包括了严格的“禁酒令”与“禁宴令” ,因为这些禁令,京城中安静了好一段时间。
就在德音以为京中的平静会继续保持下去的时候,偏偏有人不甘平静,开始生事。
这日深夜,一名小厮急匆匆的敲开了正院的门,苏培盛打着哈欠开了门。
“苏总管,外头出事了。”
一听这话,苏培盛脸上的睡意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接过信件转身进屋。
感受到身侧动静,德音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发现应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了身,坐在桌边。
“怎么了?现在……好像离早朝的时辰还早着呢吧?”德音揉着眼睛,懵懵的坐起身,眯着眼睛看看窗外,天色还是漆黑一片。
应槐本不想吵醒她,却没想到也许是动作太大,还是惊醒了她,只好一边穿衣服,一边将大概情况告诉了她:“不是上朝,是外头出事了,步军统领托合齐违抗皇阿玛的禁令,聚众会饮。”
“什么?”德音瞬间清醒,托合齐是失心疯了还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公然违抗康熙的禁令?
应槐穿好外衣,对着德音叮嘱了两句就大步匆匆的出了房门。
第109章 二废太子
他走得这般急切,德音也放心不下,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思索着,突然,她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历史上,二废太子的起因好像是因为‘结党会饮一案’,这件事情其中牵扯大大小小将近二十余名官员,其中还包括了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人。
托合齐这个人与安亲王岳乐一脉是颇有渊源的,他原本是安亲王府上的包衣,后其家族被转为内务府包衣,正式成为“根正苗红的皇家奴才”。
后来,托合齐的妹妹万琉哈氏成为了康熙的妃嫔,并为康熙生下了十二阿哥胤祹,托合齐也借此得到了康熙的信任,并且得到了太子的赏识,成为了太子重要的党羽之一。
而马尔浑一脉因为外甥女郭络罗氏嫁给八阿哥,而成为坚定的八爷党,这样看来托合齐合马尔浑两人是妥妥的政敌。
托合齐私下聚众会饮也算是情理之中,对政敌的逝去表示开心,参加这场宴席的人全部都是太子一党的人,而揭发此事的人,正是马尔浑的弟弟景熙。
可是她记得历史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并不是这个时候,难不成也是因为她这只蝴蝶扇动翅膀的原因?
不管如何,这件事情的发生,预告着二废太子的时候不远了,届时,这京中的势力,又要混乱起来了。
直至下午日落西山,晚霞漫天的时候,应槐才脸色疲惫的回了府。
德音急忙上前亲自给他端了杯温茶,应槐接过茶盏,喝了一大口,才慢慢的缓过劲儿来,疲惫的吐出一口气,德音担忧的让他先去休息一会儿,他却摇头拒绝了。
“还是不了,待皇阿玛的处置出来再说吧,如今我也放不下。”
德音轻柔的给他按着头,应槐的眉心舒展了些许,不过还是微微隆起。
“我今日去了毓庆宫求见二哥,但是……….二哥却不愿意见我,还命奴才与我说此事和我无关,不要插手进去。”
德音顿了顿,劝慰道:“太子爷一番苦心,你还是听他的不要插手的好。”
“我觉得,会饮一案,二哥应当是不知情的,但是………”
“但是皇上未必会相信太子是无辜的,毕竟参与的那些人全部都是太子手底下的人,更何况,自从复立太子之后,皇上对太子的宠爱大不如前,对太子越发苛刻,这次的事情牵连甚广,即便太子表明自己与此事无关,皇上也会给他顶罪的。”德音接过话头,说了下去。
应槐沉默不语,心里头有些悲凉,想当初,二哥是所有兄弟当中最受皇阿玛宠爱的儿子,是兄弟们嫉妒羡慕的对象,可是如今却落得ʝƨɢ这么个光景,真是世事难料。
德音也长叹一口气,为太子惋惜:“当初是皇上自己要复立太子的,可是复立了之后又对他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