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的摄影技巧

zuowen 0

单反相机的摄影技巧

很多初学摄影的朋友,不知道如何入门,下面整理了一些单反相机的摄影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拍静止小东西的特写 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3.拍景 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M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长时间曝光,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S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S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使用较快的快门,可以拍出水滴的效果!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9.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10.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 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人们所有的人之所以踏上摄影之路,几乎部是被单反相机及其附件的魅力所吸引。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单反相机拍摄技巧大全,欢迎参考!

一.光圈和快门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

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二.人像拍摄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

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三.怎样拍好微距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

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其次,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四.曝光补偿的使用 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

那么,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1.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2.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3.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4.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5.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6.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7.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8.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很多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9.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五.巧用屏幕上的网格线构图 我们知道,的黄金分割比例能给人美感。所以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2.地平线的处理。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 CX1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3.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此外,通常被摄体注视的方向也应留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当然除了重视构图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 ①突出主体。在拍摄之前,心里要像绘画前那样首先“立意”,考虑照�。

用单反相机拍照的技巧

导语:随着旅行的盛行,单反相机也开始在大众中流行起来,单反相机功能繁多而且操作复杂,新人怎么样才能快速入门呢?新人又该掌握哪些入门知识和拍照技巧呢?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单反相机怎么拍照的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拍照片的正确姿势 身体要站稳当,手指按快门用力要轻。 经常看到有人在拍照的时候,按下快门的瞬间因为用力过大,相机会倾斜一下,这样拍出的照片十有八九都会不够清晰。

一个摄影爱好者应该从端相机的姿势练起,用鼻子、前额顶住相机,左手托稳镜头,右手把握手柄,左手臂应该尽量贴紧身体以便得到支撑。    用最高精度格式拍摄 RAW+JPG才是王道。压缩率太高的图片也会影响清晰度。如果拍摄的照片很重要,请尽量用RAW格式拍摄,为了方便预览,也可以使用RAW+JPG格式拍摄。如果对自己拍的照片有信心,不想后期解RAW,那就用TIF,这是无损的格式。

如果觉得存储卡容量有限,不得不用JPG格式来拍摄,也尽量选择精度最高、压缩率最小的。    用低ISO值拍摄 低ISO是照片细腻清晰的保证。 如果不使用三脚架,在光线不好的时候,提高ISO值也会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

但是高ISO会产生噪点和干扰,让照片的素质下降,成像的细腻程度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尽量用可用的最低ISO值拍摄照片。当然,前提是快门值应该足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 使用闪光灯拍摄 尽量不要用闪光灯直打。

虽然我不喜欢使用闪光灯,但是在光线太暗的时候,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还是无法达到安全快门速度,就应该打开内置闪光灯或者装上外置闪光灯,来获得快门速度的保证。闪光灯用不好的话,会破坏环境光线、令成像太硬,在使用上需要格外留意。如果有外置闪光灯,可以用离机热靴连线从目标侧面半米左右、高于镜头的位置打光,这样拍出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用安全快门拍摄 新手尽量用安全快门的2倍速度,这样才能保证不会拍虚。 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手持相机拍摄时,不至于因为手的抖动而使照片拍虚的最低快门速度。安全快门等于等效焦距的倒数安全快门=1/等效焦距,比如使用全画幅机身,配合焦距为50mm的镜头,那么安全快门速度即为1/50秒;如果是APS-C画幅的机身,还要乘以焦距系数,即50mm变成等效焦距75mm,此时安全快门为1/75秒。当然,有经验的老手往往可以以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同样拍摄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所谓的“铁手功”。

单反摄影的特殊摄影手法

单反摄影的特殊摄影手法有哪些?拍摄不同对象有哪些拍摄技巧?带着这些问题,我为大家整理了单反摄影的摄影手法及拍摄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单反的特殊摄影手法

1. 追随摄影法:在拍摄运动物体时,移动数码相机跟踪运动物体的同时按下快门,物体清晰,背景虚化。采用快门优先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快门设置为1--1/250秒。

通常,对自行车和奔跑者,1/60秒左右比较合适。对于赛车等高速物体,1/250秒左右比较合适。 快门优先模式,1/15秒,由上至下纵向移动相机的同时按下快门,产生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效。 快门优先模式,1/10秒,在按下快门时从左至右横向移动相机,制造出光线仿佛正在跳舞的特效。

2. 变焦摄影法:在按下快门的同时转动摄影镜头的变焦环,将会产生非常有趣的拍摄效果。

尤其是夜景拍摄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光圈一般采用小光圈>F

10.,能加强景深。 最好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夜景拍摄的曝光时间最好大于1秒,转动变焦环时一定要保持匀速。

如曝光时间较长,比如说4秒。则可在转动变焦环的过程中轻微停顿一下,这会制造出清晰的虚影轮廓。 白天也可以使用这种技法。

广角,快门速度设置1/30秒左右。长焦,1/125秒左右。

3. 多次曝光摄影法:利用Photoshop实现多次曝光功能,影像合成。

使用三脚架,然后采用同样的镜头和曝光参数对同一个场景拍摄多张相片,然后打开软件开始拼接。在拍摄时,最好是使用M全手动曝光模式,并将光圈设置为较小的数值,以确保各相片的曝光度和景深都保持一致。

4. 全景拍摄法:从左至右拍摄一组连续的数码相片,然后用Photoshop拼接。 最好不要使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避免广角的畸变。

攻克十大最受欢迎的拍摄题材

1. 少女摄影 拍摄角度选择:半蹲下来之后手持相机拍摄人像,往往能够获得最佳效果。也就是说,使用“仰拍”角度是拍摄美女最常用的角度。 使用100mm左右的长焦,记住对着眼睛对焦。 姿势的摆放: a.对于手臂,应该高低错落,例如耸耸肩膀,一边高一边低。

b.双腿的高度和方向也不能一致,应该一只腿向左另一只腿向右,或者一只腿蹲着一只腿伸开。 c.身体的方向和脸部的方向也不要一致。 d.如果有可支撑的物体,应该适当予以利用。 用光技巧: 使用“顺光”能有效遮盖脸部的瑕疵。

从窗户透射进来的阳光,用“侧逆光”效果最为好。在使用“侧逆光”拍摄时,为表现出阳光乍泄的刺眼效果,应该增加曝光补偿2档。 增加曝光补偿的必要性,使用测光,侧逆光,逆光进行拍摄时,应该根 据具体情况作出增加曝光补偿1-2档的设置。

构图技巧: a.在人脸视线的方向,应该稍微流出一些空隙或空白。 b.背景越简单越好,比如人物背后不应该出现电线杆或者其他杂物。 c.拍摄人像可能竖构图会比较好一些。

d.除非是拍摄脸部特写,应该尽量避免左右严格对称的构图。 e.使用焦距较长镜头,并将光圈设置为最大,可以起到虚化背景的作用。 f.利用好白平衡调整,在黄昏或室内拍摄时,调到阳光/荧光灯,可以获 得金色的.画面。 g.使用超广角镜头尽量靠近被摄人物,可以获得非常夸张的构图。

2. 婚礼摄影:快门优先。在户外,1/125秒以上。在室内,1/45秒以上。

如室内光线较暗,ISO400-800。为还原出钨灯照明的橙色调,白平衡用日光模式。

3. 风景摄影:要想使远近景物都非常清晰,应使用F11或更小光圈。首先对远处物体对焦。

4.草原摄影: a.草原摄影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和傍晚。 b.首先RAW格式进行拍摄。 c.由于景物距离摄影镜头都比较远,通常使用F8或F11就可以了。

d.逆光拍摄时,应避免阳光直接射到镜头上,最好采用包围曝光法。 e.景色以光圈优先模式为主。 f.为了让草原看起来更有空间深。

单反入门摄影技巧

摄影不是只求构图、取景的艺术,更要学会摄影的一些基础与技巧。下面是我分享的单反入门摄影技巧,一起来看一下吧。

1.安全快门 要让照片变得锐利,第一个条件是不能在拍照时抖动!而相机抖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时都是来自快门速度过慢所致。手持拍摄时谨记安全快门秘诀,而安全快门计算方法非常容易,就是这样U安全快门= 1 /镜头焦距。 例如我现在用60mm的镜头拍摄,手持的安全快门就是1/60秒;用200mm拍摄,手持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尽量不要慢过1/200秒,否则就很容易手抖,使相片变得模糊。 不过也有人会问U“我有一支10mm鱼眼镜头,但为什么我用1/10秒快门都会手抖?”理论上大家按照焦距去用安全快门拍摄就不会手震,但事实上每个人手持相机都有物理限制,不可以太过长久。建议大家任何时候手持都不应该慢过1/60秒,否则怎样计算安全快门都有可能出现令相片不清晰。

2.开启防抖功能 开启防抖功能也可以减少相片出现抖动,从而获得更锐利的相片。现在很多新出镜头都有防抖功能,但要留意镜头防震级数。例如镜头内置四级防抖,利用200mm拍摄时,一般就是1/200秒为安全快门,而加了防抖就可以减慢至1/15秒手持也可。

但要记得防抖功能不是万能的,大家手持不稳也会导致相片模糊,手持摄影的快门速度最好不慢于1/60秒。 防抖也有分机身和镜头防抖两款。机身就是相机本身已经设有防抖功能,无论安装什么镜头,不论镜头有没有防抖,都可以靠机身防抖,但目前没有多少厂商推出这个功能,所以可选空间较小。

3.最大光圈=相片素质最好? 答案当然不是啦!虽然大光圈镜头可以有浅景深效果,但全开光圈时会出现四周暗角。加上大光圈会令主体对焦清晰,但边缘地方会变得松散模糊。没错这个对人像摄影可能是好处,但对于风景摄影或广角拍摄就有问题了,试想想用大光圈拍摄一座大厦,可能大厦中间的地方会清晰,但旁边的地方显得松散,而且当时未必能看出来,回到家才发现「出事」都已经太迟了。

适当地收小光圈可将问题改善,一般收小一级光圈已经会令成像变得锐利,且景深效果其实不会相差太多。我建议拍摄风景或建筑物时,可以将光圈收至f/5.6或f/8,这样镜头成像就会变得锐利,而且不会令其他部份松蒙或前景清后景蒙的情况,确保所有景物都能对焦正确。

4.最小光圈=相片素质最好? 看完上面那条,新手们应该又会问U那么我把光圈调到到f/22甚至更小,就可以令相片有极高锐利度真想和大家说一句少年,你太年轻了。收小光圈令光波需要缩窄范围进入光圈,再扩散开去,很容易令光波重叠或不稳定,影响光波路径,最终会降低成像画质。

这个现像我们称为「衍射」。 听上去好像很复杂,简单一句,太大光圈未必最好,太小光圈也不好,风景或建筑物摄影时,最好将光圈维持在f/8Cf/11之间,太小光圈很易令画质下降。不信大家可以试下同一个环境下用f/8和f/22拍摄,画质必定是f/8比f/22好。 再给个小秘诀大家,一些摄影师想获得成像最锐利的相片,会选择由最大光圈缩少两至三级,例如一支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成像最锐利应为f/5.6Cf/8之间。

不过这个数值则因人而异,最好都是亲身拍摄自行感受一下,又或者拍照后放大相片再看,细看哪个光圈值有最佳画质。

5.滤镜 如果不保持滤镜清洁,会令相片不够锐利,甚至对构图有直接影响,所以摄影人应定时清理滤镜上的手指印、油脂和灰尘。而且素质差的滤镜在透光、涂层颜色上素质有所参差,很容易出现偏光、降锐利度,从而照片不够清晰锐利。各位新手别担心花钱,一块好的滤镜会陪你十年八载都没问题! 而且要在不同场合换上不同滤镜,例如想在日光蓝天下拍出更锐利,天空更蓝的照片,记得装上C-PL偏光镜减少光线折射;在光差较大的地方如日落和地面的环境,就要多加利用ND减光镜或GND渐变灰滤镜。

这样拍摄相片就会令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新手心中所构图出来的图像。

6.人脸识别功能 这个功能不是所有相机都配备,但如果各位新手们的相机有人脸识别功能,正确对焦会方便很多。人脸识别功能不需要考虑相片中人像的位置,只要他/她出现在相中任何一处,相机或镜头就会自动识别人脸,对焦点就会自动选择最近相机的人脸。

这样不需要花时间移动对焦点,可将更多时间用在构图,调整相机设定。 近年有些数码相机甚至镜头都拥有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追踪人眼之余,更可识别左右眼。这样对拍摄人像非常有用,因为很多时候全开光圈,眼睛位置很容易走焦,利用这个功能可以确保对焦准确。

7.活用对焦方法 现在很多相机最少都有三种对焦方法,但很多新手未必留意到。以Nikon为例已经有AF-A、AF-S、AF-C、MF四种;Canon也有One Shot、AI Focus、AI Servo三种模式。懂得在不同情况运用这几种对焦方法,其实对拍摄成像清晰的相片非常有帮助。 AF-S和One Shot即代表单点对焦,例如拍摄静态物件或风景时,选好主体后半按快门对焦,相机就会锁定这段对焦距离。

拍出来的相片就会主体清晰,其他景物可能会因此而变得蒙胧。给大家一个TipsU锁定对焦时可以不松手或立刻按快门,再移动相机重新构图,相机不会重新对焦,这是很多职业摄影师常做手法。 至于AF-C和AI Servo,即代表半按快门时会不断对焦。

要留意相机不会发出提示表示成功对焦,很可能下一刻又转移了对焦点。这个对焦方法在拍摄动态事物时如动物、赛车非常有用,因为单点对焦太花时间,根本不够时间转换对焦点,所以我在拍摄如赛车、动物时都喜爱用AF-C或AI Servo。 至于AF-A或AI Focus,其实就是将单点对焦和连续对焦合并,但要留意相机会按情况随时转对焦方法。这个会较难调节,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以上两种方法,在不同情况用AF-SOne Shot或者AF-CAI Servo为佳。

8.三脚架 三脚架对摄影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是最有效令画面保持清晰的工具,而且要找一个合适平台放相机,还要有好的构图并不易,所以三脚架会较为适合。如果想在夜间拍摄景物如车轨、光轨等相片依然保持清晰,更是需要三脚架。 现在某些相机都支持很高感光度,但终究高感光度会换来噪点,所以建议大家多带三脚架,不要怕辛苦,它会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长曝时要记得收小光圈、调低ISO,还要关防抖,避免防抖零件移动而令图像模糊,这样你的'相片自然会变得成像锐利。 较重的脚架卸力较强,会比较稳;而近年越趋流行的碳纤也能有不错的承托力,但价钱就会相对较昂贵。如果脚架中轴�。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有哪些

导语:新买了单反相机不知道怎么用,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欢迎大家参考! 技巧一:学会利用曝光三角 单反之所以能实现与众不同的影像效果,主要是靠了曝光三角的配合来形成不同的视觉体验。因此,若想要手中的单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要学习有关曝光三角的各种知识和技巧。

曝光三角主要由ISO感光度,光圈和快门速度三个因素构成,照片的曝光量也由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所以,你在做调整时必须时刻在头脑中关注所有参数。 有的朋友认为这样的概念十分不容易理解,那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比喻。把数码相机曝光想象成一次日光浴。假如晒出古铜色的皮肤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不幸的是你从来没成功过——总是以烫伤结局。

在这里,你的皮肤就相当于ISO值,有些人的皮肤对太阳比其他人更敏感。此时快门速度就是你在太阳下暴晒的时间。你晒的时间越久,皮肤就会越黑当然如果时间太久,就会过曝——烫伤。

光圈相当于你涂在身上的防晒油。防晒油会阻挡太阳的光线,不同的指数,阻挡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防晒指数较高的防晒油较小的光圈会降低到达你皮肤的太阳光,结果即使是皮肤比较敏感的人也可以在太阳下多晒一会儿了减小光圈可以降低快门速度或降低ISO。

正如前面说的,这个比喻也不是特别完善,但足以说明快门速度、光圈和ISO如何在数码相机中起作用。 技巧二:用RAW格式拍摄 数码单反相机允许你选择把文件存为RAW或JPEG格式。JPEG照片已经经过相机的处理——饱和度、反差和其他设置都经过了调整。

但RAW文件能给你极大的自由去纠正拍摄中的.错误特别是曝光和白平衡,配合使用PS或Lightroom这类软件可以令后期照片管理和编辑工作更简单,呈现的拍摄效果也绝对比JPEG格式的好很多。 而且对于摄影来说,自己手动调整后期效果也是摄影的乐趣之一。如果少了这个步骤,摄影的乐趣也会损失掉很大一部分。 简而言之,RAW格式文件可以保留你拍摄时的原始数据,所以就算是在回放时感觉是废片的作品,在RAW宽广的后期宽容度下也有可能实现“变废为宝”的奇迹,拍出大片的既视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