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

zuowen 0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1 课题名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百数图内的规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重难点 本身内容与以往认知不同,要让学生初步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难点分析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 教学方法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4:百数表 探索新知

1.教师课件出示百数表

2.引导学生观察填好的百数表,发现规律。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整理师: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发现规律。 a.横着看: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依次变大。 b.竖着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相同。

c.从左上角斜着看: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从上往下逐渐变大。 d.从右上角斜着看:从上往下,十位数字依次变大,个位数字依次减小 e.谁还发现了什么? ①在一横行内,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

②在一竖行内,下面的数大于上面的数。 ③下面的一行始终大于上面的一行数。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2.探究42与37的大小。

①42里面有4个十,2个一;37里面有3个十,7个一。 上面两种方法都反映出42大于3

7.� 我们根据百数表比较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3.说说我们不用百数表该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看图得出: ①先比较它们的十位,十位大的数则这个数大。

②十位相等,比较它们的个位,个位大的则这个数大。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比一比,三种颜色的球中,谁多谁少? 温馨提示: 比较两种颜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两个数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58>15红球比蓝球多得多或蓝球比红球少得多。 58>10红球比黄球多得多或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四.小结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数的顺序》2 教学目标 能根据100以内两个数的比较大小,能正确运用“ 〉、〈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重点分析 100以内数是一年级学生刚刚才认识的,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两位数比大小有十位相同和十位不相同两种情况,较为有难度。 教学方法 1举例说明法 2引导学生观察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旧知 给数字宝宝找房子.出示数字2 38 46 5 63 9 68 100 第一个房子是一位数的房子,第二个房子是两位数的房子,第三个房子是三位数的房子。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今天一大早,小松鼠和小白兔出去采蘑菇,采着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回来,小松鼠兔采了46个蘑菇,小白兔采了38个蘑菇,同学们,你们说说谁采的多呢?为什么呢? 1利用小木棒比较46和38的大小。

用小木棒摆一摆:46由4捆小木棒和6根小木棒 38由3捆小木棒和8根小木棒 左边是46,右边是38,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呢?板书:><=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交流,讨论再汇报。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6在38的后面,所以46>3

8.�

2.根据数的组成比较大小。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38是由3个十和8个一组成,所以46>3

8.�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在两个计数器上分别拨出53和56

2.比较53和56的大小,怎么样才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方法一:根据数的顺序来比,53在56的前面,所以53<5

6.� 方法二:53和56的十位上都是5,表示有5个十,所以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上的数,53的个位上是3,56的个位上是6,所以53<5

6.�

3.训练比较大小。 35○39 46○48 63○69

3.再次观察42>37和23<25这两组数,归纳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点拨及小结。 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25○23 86○89 99○99 谁大? 小结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2都是两位数时,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3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一年�。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

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 教学重点: 第四课时:七巧板

3.拼指定图形。 板书:十几减

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第四课时:十几减8 第五课时 :十几减

7.6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14页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

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

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十几减

7.6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

7.

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

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 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

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

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

5.�

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

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

6.个十和

8.个一,有6

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

1.�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方法总结 一

1.首先要看看孩子的数学教科书,从书中可以知道孩子是通过哪种方式学习的。不要随便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如果孩子理解能力强,他可能接受了,如果差一点,孩子只会更加混乱。

2.多跟孩子聊聊,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加减可以通过给孩子玩具来教他,给孩子一个玩具就是加,拿走一个玩具就是减。孩子理解加减的能力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渗透。

3.在做题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对哪些题不懂,具体到某一类题,然后多对这一类题进行讲解。在讲题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理解不了就批评孩子,或者骂孩子笨,这是最不可取的。

4.平时要多对孩子鼓励,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不一定不会,只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课程跟不上,失掉信心了。

1.先易后难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

2.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

5.6,之后得出结果4+2=6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

5.

4.3,之后得出结果6-3=3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3.运用分解技巧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

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4.需要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

2.2+2=

4.3+3=

6.4+4=

8.5+5=

10.6+6=1

2.7+7=1

4.8+8=1

6.9+9=1

8.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就不会很难学。

1.先复习十以内的减法然后过渡到十的倍数的整数减法运算。比如5-2=,8-4=等,孩子会马上说出答案,然后再给出50-20=,80-40=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 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口诀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

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

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

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

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

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

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一年级数学1到5的认识知识点 【知识点】

1.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练习题】 1+3=1+1=3-3=2+3= 4-4=3-3=3-1=2-2= 1+1=3+1=2+3=1+4= 1+2=3-2=4-3=2-2= 1+1=2-1=3-1=4+1= 2-2=4-2=3-3=2+3= 4-3=2+2=3-2=2+2= 4-4=3-1=2+2=3-2= 4-4=2+3=3+1=3+1= 1-1=4-3=4-1=4+1= 3+1=1+2=4-2=2-2= 3-1=3+1=4+1=1+1= 2+2=1-1=3+1=2+1= 4+1=4-4=2+1=3+2= 2+2=4+1=1-1=2+3= 1-1=3+2=4+1=1-1= 2+3=1-1=1-1=3+1= 一年级小朋友 数学学习方法 方法一 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在学习中出现漏洞,这时候就需要在职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老师会帮助学生把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方法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大纲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练常训练”三字经是至关重要的。念好“基”字经“基”是指基本口算。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指达到“脱口而出”, 其它 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 方法三 手脑速算是以人的不同器官模拟电脑的相应构件、原理运作,模拟电脑开发人体的运算、记数潜力。它是通过模拟电脑0、1理论分解计算为一位数的运算和记数,模拟电脑归纳法处理信息的方式软件来实现快速计算的。

它既是一种计算方法,又是一种训练人的手脑模拟电脑快速运算、记数的方式。

小学数学 说课稿

“吨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本课题的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掌握重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推算,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教学中,通过复习的填空练习、新知教学中的尝试练习、巩固阶段的综合填空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教具:投影片、图片、小黑板。1.新课导人

1..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6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请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请学生说出老师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重量,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就要用“吨”作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教师板书: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吨的认识。

1.利用投影出示课本中的直观放大图,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图意。

2.教师提问:汽车的载重量是多少?火车车皮的载重量是多少?计量这类较重物品用什么作单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3.再请学生说一说在哪里看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这一层次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先演示、提问,再小结,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计量单位,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认识千克和吨的关系。

1.先出示问题:大米每袋重100千克,10袋重多少千克? 再出示课本的直观放大图,并将图片逐一贴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一袋一袋地数数100千克100千克地数,每袋1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 1000千克就是1吨,1吨等于多少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吨:1000千克。

2.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教师提问:我们班乎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是几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是1吨。 . 这一层次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并亲身感受和推算,有利于学生建立1吨重的观念,突破难点。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6吨= 千克,5000千克= 吨,让学生试做。 启发学生想出:因为1吨是1000千克,6吨就是6个1000千克,所以6吨是6000千克;5000千克里面有5个1000千克,所以 5000千克就是5吨。

2.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

— 这一层次的设计,整个过程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巩固练习 。

1.填出适合的单位。 · 一筐苹果重25 一个乒乓球重3 一袋化肥重50 一只大象重6 一辆货车载重4 一支粉笔重5

2.匹配连线。

5000千克 2吨 8吨 6千克 2000千克 8000千克 6000克 5吨

3.计算:1280千克-1吨 6吨+50千克 72吨-23吨 93吨50千克-93吨

4.完成练习十九第2~5题。做在课本上 练习形式多样化,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2.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会用这些词汇说明几个数量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建立数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小片小立方体学具,硬纸板或者垫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数。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二.温故知新 1.你们的知识掌握得这么好,杨老师带了一些彩片儿做奖品,你看展台上出示,学生很兴奋。

 请一位同学,也上来抓一把彩片,听好要求,你抓的要比我多得多。谁来? 生争先恐后,请一位同学上前抓了一大把,放在展台上。 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为什么抓了这么一大把? 因为您要求我抓的比您这堆儿“多得多”! 说的很有道理。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抓的比杨老师这堆儿“多一些”。 一生上来,抓了一小把,然后又补充了一些。 你为什么这么抓? 刚开始抓的和您的这堆儿差不多,然后又补充了一些,就比您的多一些了!2.你们想抓吗?我们一起来,好吗?好 先数出20个彩片,放在一堆儿。

开始抓了,听好。第二堆儿彩片比第一堆儿少一些。 第三堆儿比第二堆儿多得多! 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做动作。 请你用“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来回答。

 第一堆儿比第二堆儿 多一些   ; 第二堆儿比第一堆儿 少一些   ; 第二堆儿比第三堆儿 少得多   ;第三堆儿比第二堆儿 多得多   ; 第一堆儿比第三堆儿 少得多   ; 第三堆儿比第一堆儿多得多   ;

三.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例

9.�看来你们掌握的很好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