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小伙伴玩的晏吱吱都忍不住跑过来,窝在帝王怀里听。
【吱吱想看看他的脑袋是怎么长的】
小毛驴:【我也想看看,感觉他很聪明,咱们要学习】
晏吱吱:【嗯嗯!】
晏吱吱的出现印证了骆博实之前的猜测。
果然公主是受到帝王的指示,才跑去他们家的。
他按着优劣说出解决之法。
第一个办法,在礼部那边还没张贴出黄榜,就将涉事人员拿下,剔除那些有问题的考生,再从余下考卷里排名。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会让天下文人质疑科考的相对公平,质疑朝廷。坏处是,因着不能对外公开,那么只能秘密处理那些人。甚至在有人为舞弊者抱不平时,还不说说些什么。
瞥了眼帝王的神色,看不出喜怒,骆博实又赶紧说了第二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便是等黄榜张贴后,引导一部分考生质疑,陛下不愿意让天下文人寒心,打算彻查,光明正大的将这件事摊开,让所有人看看舞弊者丑陋的嘴脸和他们背后人的阴谋。
这么做,必然会让人质疑朝廷和科举,可是吧,在骆博实看来,科举早就被世家掌控在手中,就算被质疑,朝廷也就丢会脸,被骂的都是那些世家,怕什么?
好处自然是可以彻查那些人,甚至动摇一些世家的根基,毕竟,就他儿子打听到的,如今声势最浩大的杨家也牵涉其中。对方肯定觉得帝王投鼠忌器,才敢如此嚣张。反过来,帝王只要动了雷霆之怒,没准可以咬下杨家一块肉。
骆鸿煦听清楚父亲出的主意,额头上的汗不断往下流。他父亲这样做,是要彻底站在帝王这边,与世家门阀为敌。成,骆家三代不倒。败,他们家肯定会被世家清算。
可想到父亲是为他们考虑,骆鸿煦再怎么怕,也挺直了腰背跪在那里。
帝王没说好与不好。
“第三种办法是什么?”
骆博实沉默了一瞬,才道,“将此事告诉王相几人。”
哪几人?自然是家族没被牵涉其中的高官,比如副相王元思,比如某些个尚书、寺卿。
这要是世家内斗。
之前白盐一事,王家和崔家选择帝王,背叛了世家,近来一直被针对,安分了许多。

如今把这件事送到他们手中,既是给他们重振起来的机会,也是让世家彻底内乱,让余下摇摆不定的人做出选择。
是向帝王投诚,此后安安分分,和王家一样,拿到制作白盐或者其他好物的办法,还是与杨家那般,彻底成为帝王的眼中钉,除非将帝王赶下台,否则会一直与帝王斗争不休?
晏啸风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这位户部左侍郎。
“骆卿有大才。”
骆博实忍住心头泛起的喜意。
晏吱吱扬起脑袋,“爹爹,大才是什么意思?”
晏啸风不知她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拍拍她的脑袋,看似向她解释,又像是在暗示骆博实,“有入阁的才华。”
骆博实差点没喘上气。
陛下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扳倒杨家,他可以入阁成为副相之一吗?
在这之前,他可从未肖想过这件事啊!
以前不是没有左右侍郎入阁,可一般入阁不是需要政事堂的宰相们联名举荐,就是需要帝王有与宰相对着干的决心。要知道,一旦宰相们集体摆烂,朝廷就很难正常运转。
帝王有这个决心,他就有这个胆量,为他,为骆家搏一搏滔天的富贵!
其实晏吱吱还没听懂。
她本打算继续问,结果发现骆博实整个人气势一变,仿佛身后燃起熊熊烈火。
“哇喔。”
她张大嘴,看得目不转睛。
第72章 全文完
拿了会元,被才子们吹捧的方文星醉醺醺的下了马车,抬脚准备走进杨府,却发现有官兵围住杨府,酒一下子醒了。
“发、发生什么了?”
周围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们,指指点点。
“听说他们家这次会试舞弊。”
“可不是嘛,听说一百多名贡生,他们江东人占据了五十多人。这么好的事,凭什么都被他们江东人占去了?”
“是啊,淮左才子也不少啊!”
“还有河东才子!”
方文星第一反应是,有人污蔑杨检!他们江东人就是有才华,这次多人上榜,不是很正常吗?以前也不发生过某地霸榜的事情吗?
可等看到有内侍捧着独属于杨检的官帽出来时,他直接软了腿。
偏偏这时,他身后出现几名官兵。
“你就是会元方文星吧?现下你牵涉到舞弊案中,需跟我们回去调查。”
原本对着杨府指指点点的百姓顿时对着他指指点点。
方文星没忍住,喊道,“我就是有会元之才,没作弊!”
来抓他的官兵提前得到指示,立马冷下脸,“主考官都承认了,他是得了杨相……”
一旁有人提醒他,“现在是罪人杨检……”
“对,他是得了罪人杨检的暗示,收了礼,才将你放在首位,实则考生康弘图才该是会元。”
方文星根本不认识这个康弘图,想来是不配与他来往的寒门农家子之流,大喊冤枉。
官兵干脆直接堵住他的嘴,将他带走。
很快,他在牢狱里见到同为江东才子的柳长旭、严建木几人。
巧的是,他们几个,位列前茅。
之前他们有多得意,四处招摇,这会就有多懊恼。
他们的确有才华,可要说远胜于别处的才子,那倒未必。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
因此这次排名肯定有猫腻。
哪怕看出来,他们也没当回事。出门赶考时,父兄叔伯们说过,他们是江东才子,江东出了个杨相,他们只要能考中,名次就不会差。
可现在呢,王家崔家还有很多世家对付杨家,杨相自顾不暇,哪来的精力保住他们?
他们不仅会失去这次成绩,没准还会失去一生考试的机会,再也无法入朝为官。早知如此,杨相何必帮他们打招呼,反正以他们的才华,肯定能考上,顶多名字不那么靠前。
杨相害他们啊!
这么一想,他们看向方文星的神色就不对劲了。
方文星:“你们什么表情?”
杨家。
因被牵涉进舞弊案,又被王元思等人举报,杨检被摘了官帽,戴罪在家,而他的儿孙们没受到影响,不过,儿孙们在朝为官的底气就是杨检,此刻都很担心杨检不能复起。
杨检恼过怒过,在家里大骂王元思等老匹夫,可骂完后,他又冷静了。
“晏家小子不曾对你们下手,也只是将我革职,便是惧怕的意思。”
否则以新帝的性情,就算不来个满门抄斩,那也是全家流放,让杨家滚得远远的。
杨检猜得出新帝这么做的原因。
晏啸风还是在忌惮杨家的权势。要知道整个朝廷里,和他们沾亲带故的官员可不少。就算这里边有些人是白眼狼,因为他一时失势倒戈相向,站他这边的肯定是大多数。
他复起是迟早的事情。
而复起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做件事讨帝王欢心,二是做件事威胁帝王。
放在之前,王元思等人没背叛,帝王没步步紧逼,杨检会选择前者,现在则是选择后者。
可到底要如何做,既威胁到帝王,又不会留下把柄,他需要好好想想。
杨检将儿孙们都赶出去,让他们最近安分点,不要被人找到错处。
杨文柏等人讪讪的离开。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苦笑,“父亲不在朝,我们也不敢乱来。”
能保护他们的人暂时革职在家,他们也只能收起尾巴乖乖做人。
可没两日,就有一个杨氏子弟被抓到马脚,帝王直接秉公处理了。
今日抓一个,明日抓一双,从旁支再到主支,从庶孙到嫡子。
杨检直接气病了,也没精力想破局之法。
杨家的重担落在杨文柏身上。
他找了妹妹杨怜雪出主意。
“父亲既然打算胁迫陛下,那到底要如何胁迫?”
杨文柏风光得意这么多年,的确不想对皇家摇尾乞怜,他私心里也是看不上王元思的,殊不知人家能当副相,能保全王家,是有自己的智慧。
杨怜雪是最得杨检宠爱的女儿,两人性情相似。
她代入杨检,梳理了杨家的势力,“因着万寿节在会试与殿试之间,陛下特意推迟了殿试,而近来他国使臣、在封地的王爷都会入京贺寿,兄长不妨往这方面想想。”
杨怜雪是考虑到他们家在负责外交的鸿胪寺安插了人手,又考虑到新帝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