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范文大全200字()_1

zuowen 0
微作文范文大全200字() 老周单位组织读书月活动,据说随便写篇读后感都有大奖,我回家辛辛苦苦码了前段时间看的《行走新安江-徽之味》读后感,结果说字数多了,精简到200字。舍不得我辛苦码的原文,留下此刻的心绪,献给每一位思念故土的长情人。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新安江畔是我的出生地,那洁净的河流中有我们太多生命的气息。在图书馆看见《行走新安江-徽之味》这本书,随便翻翻,饶有趣味,埋头一气读完。作者赵焰,也是徽州人士,安师大教授。这本书描述了新安江从上游到下游的一些著名村落、古风遗址,甚至有我熟悉的屯溪老街、上草市、下草市、篁墩、花山谜窟、雄村等。通过阅读此书我才详细了解,程朱理学中的三人,程颐、程灏、朱熹的原籍都是篁墩人士。篁墩是我们从小到县城或者屯溪市的必经路口,往左去屯溪,往右去歙县,我们大多数时候往左走,因为屯溪近很多。虽是一座乡下村庄,却是比小镇还要繁华。路口有很大的集市,有木屋客栈,有饭店,有卖馄炖卖徽州毛豆腐的担夫,还有卖衣服的店铺,还有纸牌屋,经常看到我们村一个年轻懒汉在这里打牌,对了,记得还有个小亭子,有拴马桩。现在想起,篁墩在古代应该是个驿站。小时候每次在这里等公共汽车去屯溪,都要在这转车,等车过程中就吃吃小吃听听各村八卦。对于童年的我们来说,这里真是一个趣味繁华所在。篁墩我们家没有亲戚,但因为这里是一个著名的富裕大村庄,读初中时曾经和一名同学慕名前去篁墩游玩,村庄里有很多徽派老建筑,村街走巷的道路都是大块的石头铺就,保持很好。村里人整体经济条件也很好,当时还小小感叹,真是一个好村庄,将来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可以嫁到这个村子来。人生哪,不同的阶段真是有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现在读了此书,才明白为什么篁墩如此繁盛,原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程颐程灏在这里长大,朱熹的思想也在这里弥漫,文化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村庄的每一处,在村民的身上也隐隐透着历史的痕迹,村风村貌使然。 作者赵焰在沿着新安江江畔行走中,也有很多年少回忆。他回忆到:少年时候最常吃的花卉是杜鹃也就是映山红,每年春天,当映山红大片开放时,我们都要在山野里疯上一阵,憩息下来无聊时,便一片片摘映山红的花瓣来吃,吃得嘴角血红血红的,杜鹃花有一种酸酸的甜味,我们总是互相提醒不要吃多,吃多了会流鼻血。看到这一段,引起了我的共鸣。小时候,我们也经常在春天上山采花,映山红大片大片的盛开,深红的粉红的,我们女孩子挽着竹篮子去采花主要给猪吃。猪喜欢吃煮过的映山红,也许因为软软的还有微微甜酸味吧。采完一篮花后,我们常常用藤草串起一串串的映山红,挂在脖子上,或者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然后轻轻吸食映山红径部的花汁,有一种淡淡的甜味。我想那时候一定觉得日子很美好,淡定而又悠然。 书中作者还描述了徽州的小吃-发糕,发糕意思是又发又高,寓意极好。这又勾起了我童年回忆,我们村叫发糕为水糕。记得村里有个“水糕嫂”,她做的发糕极好,经常早晨或者黄昏来卖,挎着篮子,叫“水糕哦”“水糕哦”,可以用米换,也可以用钱买,大部分都是用米换。我们一听到她的叫卖声,就赶紧用米筒盛米去换。后来长大了,到镇上读书就很少吃到。“水糕嫂”后来怎么样了,她是谁家的,住哪里,她有孩子和我同学吗,我居然完全想不起来了。现在在徽菜馆、湘菜馆、江西菜馆常常吃到发糕,味道也好吃,一般叫“桂花糕”,但让我深深怀念的却还是故乡的撒着黑芝麻的凉凉的“水糕”。 “我有一湾春水,留恋心中多年。今日见你模样,还是那日容颜。”引用我高中才子胡同学2017年回乡偶得这首小诗,美丽悠长安静的新安江,承载我们太多的梦和回忆。徽州是我们的故乡,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无处不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徽州之余我,就好像一个故人,值得我们细细揣摩,深深忆起。离开故土多年,愿我们心之所念,终有所往,爱之念之。愿我们有眷恋的故乡,更有坚实的当下,每一步都是青春年少时梦想的模样![拳头][拳头][拳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