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800字优秀作文)评论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zuowen 0

评论2020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mp...com/s?__biz=MzI5NzcxMjA3MQ==&mid=&idx=1&sn=c22f0e5ba9c4e2f16f378c892b&chksm=ecb1a320dbc62a364f9f910d97a9a9477c8b1225e63e9dfb1a1c7bf1441e183c68839a503fdb&token=&lang=zh_CN#rd


背景知识:

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作为对人的生存问题的考察,三部小说各有侧重。《不存在的骑士》是人争取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是人摆脱生命不完整的痛苦,《树上的男爵》则回答,人怎样才能找到一条生活的道路:

1776年6月15日,意大利翁布罗萨的贵族少年柯希莫·迪·隆多(那时他12岁),因为和父亲阿米尼奥·迪·隆多男爵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并发誓不再下树。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没在意,认为这只是小孩子的一时气话,不必当真,但柯希莫坚守誓言,决意在树上一直生活下去。这一待 就是五十多年,柯希莫直到去世也没有下过树。小说写了这五十多年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来反映他独一无二的树栖生活。这种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挑战。如果柯希莫没有爬上树,那么他的一生可能也就是过着贵族应该享受的中规中矩平庸安逸的生活了,但是他不接受这种地面上的生活,所以他爬上了树,决不下来。在树上,他打猎、读书、恋爱、旅行,他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使一个凶残的大盗爱上了小说,他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他广泛阅读,比同时代人更早的接受新思想,他与伏尔泰和卢梭通信,印刷自己的出版物,成为当地共济会的创始人,在大革命期间组织了当地的革命,成为市政委员会的一员,连拿破仑视察意大利的时候都慕名来拜访他。


引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是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有一篇满分作文引起了关注。

而且引起争议的是:根据报道这篇作文在改卷时,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就像一把火点燃了火药桶,引起了网上舆论的大爆炸,网友们对这篇文章的满分褒贬不一。

有人说: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侮辱了语文。
有人说:文章没太多实质性内涵,车轱辘话来回说,不过是用晦涩的概念讲了一些人人都懂的问题。
有人说:晦涩的概念、看起来丰富的论据,只能掩饰思想的贫瘠。
有人说:这篇文章没有彰显出与其满分相匹配的知识和勇气。
有人说:还是第一次给39分的老师有水平这都是比较温柔的批评了,还有更难听的就不一一列举。

这就很有趣了,这样一篇垃圾文章,为什么会被评为了满分呢?是不是学术扫地、语文堕落了?我也很想知道答案。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文章,来自己分析一下吧。

我们知道,写一篇命题类作文,尤其是考试作文,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题。

那好,就让我们先来审审题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的地方我都标红了。

这个题目的第一句,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定位和梦想”。到了第二句,话锋一转说到了“家庭和社会”实际可能会和你自己预想中的不一样。第三句话,则点明了个人的梦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落差。

用一句话简单的大白话来概括题目,就是“理想和现实”。

这样审题,大家觉得没问题吧?

对考生的要求,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

当然,无论你写成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或差距,写成是梦想总会破灭,还是写成认清现实最重要,还是写成梦想和现实是悖论关系,又或者是哪个是哪个的基础,哪个要服从哪个,从正面还是从反面来阐述,都是可以的,都算是贴题。文体宽泛,只要不是写成诗歌,不管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该都是可以的。

再附带一个条件:限时、限字数。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高能告警:

以下是引起争议的作文原文,如果引起极度不适,可以直接跳过本节去看后面的分析。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 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 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 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 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吃砣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 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 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 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 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 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 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 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 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初读此文,确实感觉很生涩,特别是在还没看到作文题目要求的时候。

但当我看了作文题目,再细细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这确实是一篇好文章。于是就想着分析一下这文章,并看看如果把这些生僻的词组都翻译成大白话式的表达后会是什么情况。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我们就一小段一小段的来看吧。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嚆矢(hāo shǐ):响箭。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犹言先声。
滥觞(làn shāng):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
振翮(zhèn hé):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
循(xún):遵守;依照;沿袭。

根据上述生僻词组的意思,我们把它们的近义词代进文章中,则原文变成以下样子: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预言开端。起源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依照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发奋。”

我们来看,这第一段相当于全文的引子,也是点题的切入点。

本段以海德格尔的一句名言为开头,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传统已经瓦解”。

传统和实践,正好就是和题目中的家庭和社会相呼应,这就贴合了题目中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而嚆矢本意是开始,但更是包含了“预言”这个意思,如果我们单单把它改为开始、开端,就有点体现不出预言,所以我在上面把它换成预言开端,是不是看起来也有点怪怪的呢?

第二句“起源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紧贴着前一句,表达了作者的看法是“传统失去了借鉴意义”,也就是说世俗的眼光在这个时代里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那么代表了传统的“家庭、社会”的期望也就不再那么重要。

第三句“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依照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发奋。”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面对未来,我想学树上的男爵中的那种样子”。

第一段总的来分析一下:

第一句话引题,第二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家庭、社会”这种旧势力的态度,第三句话表明了作者对自己选择的想法。总的来说非常紧凑、逻辑恰当、顺序得当。

第二段: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这一段没有生僻词,只是一些长句对别人来说比较拗口,这里我们需要合适的切分断句。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前面半句的主语是我们,后面的灵魂加了修饰词 怀揣和热忱,我们是追求对旧事物的超越的。后面半句的意思是(我们)不屑于那种古老的陈旧的约束,而钟情于别处的芬芳。

整句话啰啰嗦嗦,很有外国语言乱七八糟加前缀加修饰的特点,其实用中国的大白话来说意思就是:我们不因循守旧,我们有新的追求。

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达达主义: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这句话的意思是:但是这种追求如果只是为了反叛而反叛的话,那就要注意警惕了。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张本(zhāng běn):1.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出安排:此举无非是为他日兴师~。2.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3.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

不能因为梦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就成为不守规矩的借口。而且即使我们已经有了很具体的实现梦想的步骤,也不要以为已经是在成功的浪潮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句也是非常的拗口,照旧是外国文学花式装修的风格,但是核心意思表达得还是很完整的,前半句说的是不能因为有落差就不守规矩,后半句说不要以为有想法就能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弄潮儿。

整段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我们不因循守旧,我们有新的追求。但是这种追求如果只是为了反叛而反叛的话,那就要注意警惕了。不能因为梦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就成为不守规矩的借口。而且即使我们已经有了很具体的实现梦想的步骤,也不要以为是已经在成功的浪潮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 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肯綮(kěn qìng):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出至《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
祓除(fú chú ):1.除灾去邪之祭。《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韩愈《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鲁迅《呐喊·阿Q正传》:“赵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 阿Q负担。”2.清除;消除。李大钊《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3.使纯洁。《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薄脊(没有找到薄脊,只找到了脊薄的解释):形容土壤贫瘠,缺少养分。在90后的词语中瘠薄也就是很弱、不强大的意思。(还有硗脊的解释:硗脊,读音为qiāo jǐ,汉语词语,意思是土地坚硬瘠薄。《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那青城县本在穷山深谷之中,田地硗脊,历年岁歉民穷,盗贼生发。”)
麦金太尔:哲学家。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典型的外国文,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的故事永远取源于我的真实而深刻的生活。”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人是不能脱离了社会而存在的,我们要乘风而上的“风”也是社会的一种形势。这里又照应了题目中的社会。

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我们把社会和家庭看成是一个看不起的对象(注:看不起家庭和社会,暗指少年人的反叛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认知(注:这里又照应了本段第一句引用的名言)。这样的对社会和家庭的偏见,往往是主观和非理性的,而不是客观理性的(注:从少年时代成长过来的人,应该都会对此有一种共鸣,就是年少时候的人们往往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等到长大后才会明白自己当初的幼稚。这里应该能引起看懂此文的阅卷者的情绪)。

我们把上面的解释代进文章中,则原文变成以下样子:

“我的故事永远取源于我的真实而深刻的生活。”麦金太尔说出了重点。人是不能脱离了社会而存在的,我们要乘风而上的“风”也是社会的一种形势。我们看不起家庭和社会,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认知。这样的对社会和家庭的偏见,往往是主观和非理性的,而不是客观理性的。

翻译成大白话之后,段落就好理解了。第一句是引用了某人名言,说精彩的故事永远源自于社会生活,从而引出了作者的观点:人不可能和社会、家庭相脱节。我们年少时自以为能脱离社会、家庭而存在,那只不过是自己见识浅薄、井底之蛙罢了。

整段论述的逻辑、论点都非常的明确,论据恰当,而且很有思考性,说明这个作者是思考过这个方面的问题的。

从段落的结构上说:

第一句用名言引出话题,接着用论据“风”来说明不可能脱离社会,再在结论说我们认识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客观重要性,只是年少无知罢了。整段的结构非常紧凑高效。

第四段:

在孜孜砣砣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 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孜孜砣砣(zī zī kū kū):勤勉不懈的样子。唐·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廉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底料:作火锅时放到水里用来调味的调料或食品、如虾
觉感:就是感觉
体认:体会、认识

在坚持不懈的追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人和社会、家庭本就是互相影响的(人离不开社会、家庭,也由于受到它们的影响会引发自身的重新定位)。就如同火锅的底料能让我们的感觉更加丰富一样,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也让我们的生活经历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又照应了上面那个名言)。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了自己的爱情。(所以我觉得)他的生活观念是充实的,也是具备社会性的。

假如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 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 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韦伯:马克斯·韦伯,提出过“祛魅说”,祛魅”是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这里的过往指代前面说的“家庭和社会所代表的传统眼光”。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能在勇于抛弃了传统眼光的同时,却对自己内心不时刻加以反省和控制,否则不单会令社会和家庭失望,也会迷失了自我。更简单点说,就是说在反抗旧观念的同时,不要自我膨胀、自我迷失,要时时刻刻“三省吾身”,才是真正的自我。

从结构上分析:

第一句说人生道路上人和社会、家庭会相互影响。

第二句说这种影响就是生活中的精彩。

第三句举例子,哪怕是只在树上生活的人,也离不开与社会、家庭的互动。

第四句借用“祓魅”“赋魅”两个词组,指代同(社会与家庭这些现实)旧观念作斗争的时候,不能自我膨胀,否则就是迷失了自我。论证了外界和自我的联系、社会约束和自身追求的关系。

整段翻译成大白话:

在坚持不懈的追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人和社会、家庭本就是互相影响的。就如同火锅的底料能让我们的感觉更加丰富一样,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也让我们的生活经历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了自己的爱情。(所以我觉得)他的生活观念是充实的,也是具备社会性的。假如我们在与现实和旧观念作斗争的同时,不加强自我修养而自我膨胀,那就成了在抛弃了那些旧约束的同时,连自己的本意都弄丢了。

第五段: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 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一觇(chān):窥视;观测
洵(xún):文言副词。实在;确实。

这一段比较白话一点了,大部分的词句都没有什么生僻。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来看,自我(意识)有些偏激、狭隘和过时,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我们鄙视和反对的不是批判(自我意识)本身,而是那种(对自我意识的)廉价批判,这(种廉价批评)是一种对批评精神的反智。

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

尼采: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永远重复:尼采的一种观点,他将历史描写为一系列永不停止的重复循环。认为认识到这点将鼓励每个人细致考虑他们的决定,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是值得重复的。

这里采用尼采的典故,说明人处于社会之中,脱离不了与社会的联系,第一重境界的骆驼就是被动融入社会,这样才有机会到达后面的境界。

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 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陈年喜:矿山爆破工,诗歌《儿子》的作者。大奖纪录片《我的诗篇》主角之一。

然后举例说陈年喜顺从了社会,开始写都市小说来迎合读者,而把自己的精彩故事降格为桥段,这种做法我们没资格说它的不是。

本段结构分析:

这一段开头说脱离了家庭和社会的自我(意识),是狭隘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庸俗廉价的骂它,这样不是一种正常的批评精神。然后引用尼采、举例陈年喜,来说明社会性对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段很好的照应了题目中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很贴题。然而这一段有些掉书袋,语句也有点分裂,尼采的那个典故写得太略,有点硬凑的感觉。

整段翻译成大白话: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来看,自我(意识)有些偏激、狭隘和过时,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我们鄙视和反对的不是批判(自我意识)本身,而是那种(对自我意识的)廉价批判,这(种廉价批评)是一种对批评精神的反智。尼采说的精神的三种境界,最基础的就是与社会相关的境界,说明了人处于社会之中,脱离不了与社会的联系。那个陈年喜顺从了社会,把自己的故事降格为桥段,这样的事情我们没资格说它的不是。

第六段: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玉墀(yù chí):指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出自汉武帝《落叶哀蝉曲》。
切斯瓦夫.米沃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礼物》一诗的结尾,有“直起腰来,我看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维特根斯坦:德国哲学家,有“凡不可说的,应保持沉默”之言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

理想上的落差终究只是和理念上有所不同,实践中的区别可能也不会这么明确。

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

譬如当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去涉足了权力的斗争,这究竟是理想中的事情(权力就是目标)呢,还是理想的破灭(被动参与权力斗争)呢?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着我们。

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图景(tú jǐng):画面上的景物

不否认家庭性和社会性的基础地位,又承认自己的理想还只是美丽的梦想,那就尝试着先行动再bb吧。用你自由的思想去感受切斯瓦夫.米沃什笔下大海与风帆的广阔和自由,并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对该沉默的事情保存沉默(JUST DO IT)。

整段翻译成大白话:

理想上的落差终究只是在理念上有所不同,实际生活中的区别可能也不会这么明确。譬如当我们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去涉足了权力的斗争,这究竟是理想中的事情(权力就是目标)呢,还是理想的破灭(被动参与权力斗争)呢?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着我们。不否认家庭性和社会性的基础地位,又承认自己的理想还只是美丽的梦想,那就尝试着先行动再bb吧。用你自由的思想去感受切斯瓦夫.米沃什笔下大海与风帆的广阔和自由,并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对该沉默的事情保存沉默(JUST DO IT)。

结构分析:

第一句说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会显现成泾渭分明的样子。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比如你在寻梦过程中参与了权力的斗争获得了权力,那么权力这就是你的梦想吗(如果你的梦想就是权力,那梦想和现实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权力不是你的梦想,那你在寻梦过程中涉入了权力,是否就是偏离了梦想呢?这一个对立统一的反问,让人不禁的思考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否真如它们字面上的那样是明显区分的,又或者本来理想和现实,就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三句话,是对第二句的进一步感叹、感情升华、哲理提升。

第四句话是作者对上面三句话中涉及的理想和现实,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做人应该这样:憧憬未来的美好,脚踏实地干事。”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题目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是不是非常的贴题?而且逻辑完整,结构一层一层的递进,没有一句废话,不愧是个高手。

第七段: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婞直(xìng zhí):指倔强;刚直。《楚辞·离骚》:“曰 鮌 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 羽 之野。”
遗世独立:“遗世”的意思是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独立”的意思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出自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用在树上生活的方式体现个体的独特和逼格,保持倔强,但是又不是那种脑残的“为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的单细胞形象。这就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追寻理想的参考做法。(这种做法就是)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这一段是整篇文章的收尾,按照惯例文章到了这里我们就要开始考虑收工的事情了。怎么样收工结尾,结得好不好,往往影响了文章的最后观感。根据中学语文的套路,往往会在结尾的时候做一下感慨,起到感情升华的意思。

本段结构分析:

第一句话,“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一开始就呼应了全篇开头第一段的结尾句“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让人看到这句就回忆起开头,把文章的头和尾有效的串联了起来。紧接着就是说明“树上的生活”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而不是简单的装逼。

第二句“范式”的意思就是可以参考使用的例子、模板,这一句就是说现在已经有现成的、作者所喜欢的例子了。第三句作为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把整篇文章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

最后的“树上——大地——天空”这一句太通俗了,所以很多人可能看懂了这最后一句话,从而得出“牵强附会”的结论。我们说其实并不会是“牵强附会”。因为题目的要求就是“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很显然,生活在树上(保持理想)——始终热爱大地(根植现实)——升上天空(自我精神感情升华),这就是作者对整个题目(怎么处理理想和现实)的最好总结,这个总结是根据前面的论点和论据得出来的,丝丝相扣,在前面的文章里面都有对应的说明,并不是为了点题才突兀的丢在最后。

现在我们稍微做一下整篇文章段落结构分析。

第一段:点题。用一句名言承接题目的内容作为开头,然后马上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想像树上的男爵”那样。并把自己的这个态度,作为立论在下面的文章中进行说明。

第二段:提出现实与梦想两个概念,并对两个概念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指出在追求超越现实的时候要注意边界。

第三段:这一段写人的社会性。指出现实是不可逃避的,在现实的面前的正确态度是保持谦逊。

第四段:这一段写理想与现实是交错的。举例树上的男爵来进行说明,并强调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去除社会属性而最求个人梦想属性,那就会是两样都得不到。

第五段:这一段写梦想。说明站在现实的角度上看梦想,会有点狭隘。但不是说不可以从这种角度来批判现实与梦想的关系,只是不要流于表面,不要明显的瞎说。并用尼采和陈年喜来作为现实与理想相互变化的例子。

第六段:这一段讨论了在寻梦过程中,怎么看待它与现实的关系,怎么处理它们的冲突。

第七段:结尾。再提树上的生活来和第一段呼应。并在最后一句进行感情升华。



根据我们前面的整理,把这整篇作文翻译成大白话如下: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开端。那些起源于家庭与社会的传统观点正在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是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认为依照卡尔维诺小说中的“树上的男爵”的方式生活好于过早的奋发努力。”

我们不因循守旧,我们有新的追求。但是这种追求如果只是为了反叛而反叛的话,那就要注意警惕了。不能因为梦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就成为不守规矩的借口。而且即使我们已经有了很具体的想法,也不要认为这就已经在成功的浪潮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的故事永远取源于我的真实而深刻的生活。”麦金太尔道出了重点。人是不能脱离了社会生活而存在的,我们要乘风而上的“风”也是社会的一种形势。我们现在看不起社会和家庭的某些现实,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足够的阅历。这种对社会和家庭的偏见,往往是主观和非理性的,而不是客观理性的。

在坚持不懈的追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人和社会、家庭本就是互相影响的。就如同火锅的底料能让我们的感觉更加丰富一样,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也让我们的生活经历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了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充分丰富的,也是具备社会现实性的。假如我们在与现实和旧观念作斗争的同时,不加强自我修养而自我膨胀,那就在抛弃了旧约束的同时,连自己的本意都弄丢了。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来看,自我(意识)有些偏激、狭隘和过时,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我们鄙视和反对的不是批判(自我意识)本身,而是反对那种(对自我意识的)廉价批判,这(种廉价批评)是一种对批评精神的反智。人处于社会之中,脱离不了与社会的联系,尼采说的精神的三种境界,最基础的就是与社会相关的境界,如果没有最底层的社会境界,那么另外两个境界也不会存在。那个陈年喜顺从了社会现实,开始写都市小说来迎合读者,而把自己的精彩故事降格为桥段,这种做法我们没资格说它的不是。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终究只是在理论上有所不同,在实际生活中的区别可能不会这么明确。譬如当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去涉足了权力的斗争,这究竟是理想中的事情(权力就是目标)呢,还是理想的破灭(被动参与权力斗争)呢?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着我们。不会否认家庭性和社会性的基础地位,又能承认自己的理想还只是个美丽的梦想,那就尝试着先行动再bb吧。用你自由的思想去感受切斯瓦夫.米沃什笔下大海与风帆的广阔和自由,并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对该沉默的事情保存沉默(JUST DO IT)。

用在树上生活的方式来体现个体的独特和逼格,保持倔强,但又不是那种脑残的“为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的单细胞形象。这就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追寻理想的参考做法。(这种做法就是)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看完了文章,我们终于可以来对文章做做点评了。

先看看网上网友给出的总结:

1.全文一共出现了九个生僻词,分别是嚆矢、振翮、肯綮、祓除、孜孜矻矻、觇、洵、玉墀、婞直,这些词语在古文中倒常出现,但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用。
2.全文一共出现了卡尔维诺、麦金太尔、马克斯·韦伯、尼采、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6个西方名人的看法、观点或名言,其中,除了卡尔维诺和尼采,其他对中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生僻的名人。
3.全文用了“树上的男爵”(含柯希莫事例)、陈年喜两个例子。

再来看看各家的评论:

1、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对该满分作文点评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2、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资深传媒人朱学东在微博评论称,“高考作文考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主题,围绕主题的展开的逻辑演绎,遣词造句能力等等。这篇满分作文,在这三方面是够格的,无论是主题,逻辑和文字表达。” 朱学东称,“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出现了,罕见,更应该鼓励。这个意义上,给满分,我也不反对。”
3、作家马伯庸在微博评论称,前述文章很难用“满分作文”或者“烂作文”来简单地评价。他称,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词、生僻典故以及祓魅与赋魅,实践场域的分野、理想期望范式等学术语句。“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但马伯庸认为,问题在于,没这个必要。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四个字来总结就是:辞不配位。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这位作者有阅读量,有知识面,也有表达能力,战术上选择也没问题,未来必有前途。只是在战略上,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写是一条好的出路。
4、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向澎湃新闻表示,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不是千篇一律。大家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作文。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也确实也存在比较晦涩的问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思辨,一般学生很难有深度的思辨。”熊丙奇同时表示,评价作文是教育领域的专业事务,网友并非都具有这样的专业水平。因此还是要看专业教师对此的评价。每年都有网友对高考作文的吐槽,但不少吐槽并不专业。

说实话上面这些评价我是比较认可的。

相对于一些网上和论坛帖子动不动就开喷骂人的情绪发泄,上面这些观点都是有理有据。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是一篇高考作文,这就意味着有时间、字数的限制,同时考生在考场上还承受着巨大的现场压力。整个语文考试150分钟,一般正常情况下会安排40-60分钟来完成作文,这个时间包括了审题、构思、提纲、写作、修改,还是很紧张的。字数要求是800字左右,我们看这篇文章字数是998个字(含标点符号),被我改成大白话后是1132个字(含标点符号和补充)。如果都要改成通俗易懂、并且符合原意的词句,再加上必要的典故解释之类的,可能还得多几百字,这就远超篇幅限制了。

那超出的篇幅,可以删吗?

从整个结构来看,删除一些内容对结构会有较大影响,但也不是不能删。只是如果可以写得更丰满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忍心删掉呢?考场上从来都是间不容发的,仔细思考雕琢的时间总是不够,准备用多少个例证,每个例证怎么分配说明,这都要在短短的转瞬间完成决定。我们现在是事后一点点的找bug,查阅各种资料,才能大言不惭的侃侃而谈,在考场上还真没有这样的时间余度。

关于是否炫技的问题。我是觉得,这既有可能是考生故意炫技,但同时也有可能他不是炫技,而是他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常态。本来就厉害的一个人,你要他在紧迫的时间和压力下,去故作姿态装小白兔,为大众网友着想写出个个都看得懂的大白话?这个要求可能比要求他40分钟写一篇文章难度更大。

打个比方,钢琴演奏家朗朗,平时练习的是高难度的野蜂飞舞,那你觉得他在演出的时候会选择弹野蜂飞舞,还是会选择弹钢琴入门曲两只老虎?你又能因为朗朗弹的是野蜂飞舞而不是两只老虎,来指责他吗?这就是实力所在,随手而成,自然而然的选择。回到这篇高考文章,作者是选择故意装逼,还是进入了无我写作的心流状态,我更愿意选择相信是后者。

生编硬造是很难把这故事造好的。

你首先得知道《树上的男爵》这个故事,还要能读懂这个故事,知道这个故事的表面之下要是否有什么哲理,然后要做到把这个故事自然的引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作为一条中轴线贯穿全文。还要懂得这个故事是什么态度,对这种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怎么样把这种态度和自己的作文相照应。这样的引用是否足够恰当,是否能借此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又是否偏题。然后你要看到依附着这个中轴线,作为枝叶的各种观点和论证,是否紧贴主题,有没有跑偏,有没有必要性,是不是滥竽充数。

通过上面的阅读分析,我们发现从引入故事、到起论、到论证、到结论,这位考生都处理上都非常高明。就像上面阅卷组组长说的那样“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这才是这篇文章的最大优点。

网上那种“拿偏僻词组来充门面”的说法,真的是贻笑大方了。

同时,经过我解释和大白话的版本(未经雕琢,仅供参考),看下来是不是气势上就差了一大截呢?大白话版本充其量只能说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好文章,而远远算不上顶级好文章。

然而(我们又要笔锋一转了),虽然在前面我们称赞了它是篇好文章,但很明显的,这个考试作文也是存在着各点不足。

这个作文最值得诟病的地方,就是它的大量”外国式被动式语句“。我们知道中文语句和外文(英文)系统的最大不同,是句式顺序的不同。比如中文习惯上是“我们完成了什么事情”,外文则可能会是“什么事情被我们完成了”。本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了很多这样的外文式语句,再叠加上前面说过的外文式的修饰词手法运用,就会让国人看得很不习惯很不顺眼。这也是它被嘲笑为“满满的翻译体”的缘由。但如果设想一下作者可能平时就是阅读外文书籍比较多,在这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写成这样倒也无可厚非。

这种写法的副作用就是阅卷老师的时间也是很紧迫的,一目十行的他可没空细细研究你华丽而颠倒的遣词用句,一个不顺眼那就咔嚓了,我想这也是第一位评委给了39分的原因之一。

然后第二个被诟病的问题,就是“掉书袋”。

文中引用的典故太多,也就是知识点过于泛滥。而且外国的太多,古代的太多,对于高中生、高中生教师水平来说生僻的太多,这就是自寻死路呀。

我很能理解文人“掉书袋”的做法,这本来就是文人骚客们装逼的“优良传统”,不这样谁看得出你见识广、知识多,满腹经纶啊,是吧?

就连孔乙己都能说出回字的四种写法来装逼,不想着办法变点花样出来谁会对你刮目相看、佩服不已呢?

不过回到考试上,这样做也太危险了,因为你的评委可能完全看不惯你装逼。至于这个考生在写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是凭本能写下来的,这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阅卷组组长的“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就非常的中肯了。

这里对阅卷组也点评一下。

在这之前想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方文山作词的《青花瓷》,是不是有一种“一看全懂,细看又全不懂,哪怕全不懂也明白他说的是什么”的感觉?

这篇文章也大致如此。

第一次粗看仿佛云里雾里,生僻字词一批批向人袭来,晕头晕脑的句式扰人不止。所以一眼略过的粗看的话,就很容易看不懂而不想看、懒得看了。我也是第二次看过题目之后再回头看,才看得进去的。

阅卷组的评委,特别是后面两位给了满分,不知道是真看懂了,还是像网络上说的是真被文章给忽悠了。如果是真看懂了,就像组长那样能句句直指核心,那就说明浙江的水平是真的高,因为这要求的知识面太广了。如果是都被忽悠了,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后,我想借用上面朱学东所说的:“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出现了,罕见,更应该鼓励。这个意义上,给满分,我也不反对。”

在这庸俗化、抖音化的时代里,能出现一篇如此新颖且可圈可点的文章,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所以不用在意它是什么文体,既然文言文也有过能得满分(2001年高考)的先例,那这篇文章的满分也就不值得吃瓜群众们大惊小怪了。

而且作家马伯庸说:“(此子)未来必有前途。”

我深以为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